教师教学准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本文关键词: 教师教学行为 教师教学准备行为 指标体系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深化课程改革的条件之一在于教师素质的提升,而教师素质的外显就是教师行为的改进与优化。教师教学准备行为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从行为观察、教师专业标准制订和教学评价的角度,并通过统计测量、权重计算最终可以形成《教师教学准备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是教师教学行为整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可以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Abstract]:One of the conditions for deepening curriculum reform lies i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quality, and the explicit manifestation of teachers' quality is the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eachers' behavior. The teacher's teaching preparation behavior is the basis of classroom teaching. From the angle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standard formul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rough statistical measurement, the weight calculation can finally form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eachers' teaching preparation behavior. This system is a subsystem of the whole system of teachers' teaching behavior, which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to issue the relate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tandard".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基金】:浙江师范大学省高校人文社科“高等教育学”重点研究基地招标课题《教师行为改进与优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从2010年4月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中可以看出,对第八轮课程改革的反思是非常明显的。其中,第六条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即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强化教师实施新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强;;走进学生心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S1期
2 王家正,杨世国,李伟,郭世平,朱广化;新课程理念与数学教学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3 彭朴;新课程、新教学、新理念[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林萍;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李国玉;实施小学体育新课程的探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于立勇;主体心理因素对体育教学评价的影响[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马丽娟,张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中小学教师培训[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8 敦长兴,王涛;关于新体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实施的思考[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张莉莉;质性评价的有效尝试:通过学生成长记录袋实现评定的发展性功能[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李景红,蒋满华;学校体育教学的新拐点[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辉;;新课程中的图书阅读辅导课[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连中现;;物理教学与科学探究之我见[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冯才道;;怎样确立英语教学中“学生中心”地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4 湖南省常德师范学校子课题组;杨锋;文君;;校园文学与阅读教学研究[A];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成果——校园文学研究[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姜新生;批判与建构:学校课程文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钟永江;中学物理资源开发与应用方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经柏龙;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8 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吉南;中学科学实验整合点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家黎;教师信念的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靖;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倪萍;高中思想政治课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松龄;教师专业化视野下中学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成美勤;县级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徐星宇;嘉定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琮瑜;基于学生行为培养的教师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婷婷;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志华;数学新课程与小学数学教师[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明;高中生物学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探索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项晶菁;陕西省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学新课程实施适应性的调查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文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2 薛君;;社会建设的内涵、认知及其指标体系建构[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3 覃玲玲;;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指标体系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4 王雪艳;;高职院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构建的探索[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黄向阳;彭建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林寿富;;区域环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构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张俊丽;;高校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8期
8 陈惠英;;初中学校教育质量自我监控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思考[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7期
9 赵玉明;高玉芹;;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价体系[J];科技资讯;2011年21期
10 王伟;;河南省体育教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成功(教育);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军德;梁学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2 焦越平;;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预警系统的指标选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马炳厚;梁蜀忠;孙金立;;军队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探析[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沈有禄;;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指标体系建构[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杨志;陈静;陈华;佟颖;叶浩;;建设武昌环境友好型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谭强林;黄祖明;;湖南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现状及评价[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05年年会暨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8 吴尚昆;吕宾;;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姚建华;;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霍永伟;罗建美;;河北省设区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研究制定幸福广东指标体系[N];广州日报;2011年
2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陈邦明 李强;广州要率先建幸福指标体系[N];南方日报;2011年
3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幸福广东指标体系越辩越明[N];南方日报;2011年
4 广东商学院教授 林洪;理解幸福指标体系应该明晰几个问题[N];南方日报;2011年
5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博士 邓江年;把政府廉洁指标纳入幸福广东指标体系[N];南方日报;2011年
6 宋宁华;首个智慧城市指标体系亮相上海[N];中国建设报;2011年
7 通讯员 郑景琪;陕西地电智能配网指标体系研究达国际领先水平[N];中国电力报;2011年
8 记者 胡艳;合理确定指标体系 做好“两区”工作[N];六盘水日报;2010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广东人有多幸福?让数据说话[N];南方日报;2011年
10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绩效评价中心主任 郑方辉;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应构建科学方便操作[N];南方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崔海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彭继红;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王大虎;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蔡正茂;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方法学和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赵铁珍;美国白蛾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分析与损失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李丰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9 孙富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与应用[D];河海大学;2006年
10 孔令曦;城市地下空间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及对策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静;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2 袁婕;广东省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估[D];暨南大学;2000年
3 邢莉;广东科技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4 郝清源;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能力构成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5 周永红;安全社区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霍拥军;中小型旅游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盛旗锋;农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8 凡刚领;中国产业损害预警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9 霍苗;生态农村评价方法探讨[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徐晓曼;失业风险预警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827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48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