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心教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局限
本文选题:儿童中心 切入点:教学文化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3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历史审视与批判继承,儿童中心教学文化在教学实践中或隐或显,绵延不绝,它彰显着独特的价值,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限。其主要价值在于,它贴近儿童的真实生活,把儿童从成人世界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能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重视儿童的体验和理解,有利于儿童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实现。其局限在于,它片面追求解放理性和实践理性,严重忽视工具理性,存在追求儿童自由与儿童实质性依附的悖论,有滑向自由主义的危险,也存在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及其在实践中造成教学质量滑坡的弊病。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ultur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historical examination and critical inheritance. In teaching practice, the teaching culture of children's center is hidden or unceasing, which shows its unique value and inevitably exists limitation, the main value of which lies in its main value. It is close to the real life of children, liberates children from the adult world, can give full play to children's subjectivity, respect children's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children's experience and understanding.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children's lif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Its limitation lies in its one-sided pursuit of liberating reason and practical rationality, serious neglect of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and the paradox of pursuing children's freedom and children's substantive attachment. There is the danger of slipping to liberalism, and there is also the disadvantage of ignoring the main position and leading role of teachers and the decline of teaching quality in practice.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山西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代教学文化变革与建构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00481160) 2010年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02066C) 淮南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度立项课题《当代教学文化变革与建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0WK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宝存;;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沙琦,冯建军;论主体间性及其教育[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陈大伟;教师的专业生活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兼谈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王志定;;IT环境下会计教学模式的探索[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2期
5 王骥;课程评价改革趋势探微[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6 龚友德;科研中心论——对一种高教理念的探讨[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6期
7 薛焕玉;;对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的初探[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严仲连;德育课程及其特质[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9 龙宝新;从理性观的变迁看教育精神的转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李长伟;批判与反思:教育学的生命之维——与李政涛同志商榷[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胜利;教育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4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5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申仁洪;论教育科学:教育研究科学取向及其在中国的合理性建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庆昌;论教育思维[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胜;高中化学实验教育系统的构建与实施[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2 郑利明;高师化学系课程结构的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阳;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双兰;课程改革中教师权利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贾存军;语文互动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兆云;朱熹阅读教育理论述评[D];扬州大学;2002年
9 刘世清;反思与重构:教育交往中的言语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10 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天鹏;;试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文化的特征[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9期
2 ;“教学方式变革中的公民素养教育研究”开题[J];中国德育;2011年03期
3 ;“品行障碍”困扰未成年人[J];科学大观园;2011年17期
4 车伟艳;;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问题与未来路径[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2期
5 皮武;;文化视野中教学理论的本土诉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6期
6 肖正德;;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师生存境遇与改善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8期
7 皮武;;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及其培养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1年09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焕章;;杜威理论评价中的非此即彼倾向质疑[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郑玉飞;;理想与热情的教育实践者——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卢元锴;方铭琳;安宝娣;沈立;;《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课题结题报告[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杜学敏;以素质教育培训为重点 提升校外育人质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赵常丽 实习记者 刘伟;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刻不容缓[N];咸阳日报;2007年
3 ;文化共享工程营造孩子们的“快乐暑期”[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4 田雨邋卫敏丽;从事关国家民族发展前途高度出发 切实关心和帮助少年儿童健康成长[N];人民日报;2007年
5 董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令人担忧[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版编辑邋魏忠杰 耿锐斌 荣燕 严冰;俄罗斯热情接待中国灾区学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记者 李娜;农村儿童再添“保护伞”[N];郑州日报;2008年
8 新华社记者 执笔 刘华 张人文 参与记者 任瑞恩 闫平 俞菀;满怀好奇而来 满载友谊而归[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赵铮;给留守儿童更多平等的教育机会[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董城;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保护应受到关注[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晋银峰;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3 李德林;教学个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安娜;教学文化十年研究的反思与展望[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成;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教学文化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俊列;教学文化变迁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杨婷;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中心[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静;为“教师中心”的道德教育辩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愫;杜威教育理论的人性思想基础[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海凡;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制度:以日英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宋明亮;教师教学状态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金碧薇;课堂文化视角中的师生互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10 郭静静;课堂教学文化的批判与建构[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62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56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