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时滞模型的学习成绩波动规律
本文选题:学习成绩 切入点:随机时滞模型 出处:《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1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依据学习机制和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有关研究成果,运用动力系统、随机过程等理论,构建描述学习成绩变化的随机时滞模型,并通过模型动力学性态的研究来揭示学习成绩波动特性,预测学习成绩对学习系统中内外因素的反应,分析造成学习成绩波动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教学干预策略.结果表明,学习成绩波动是由4种动力学模式主导;学习成绩对学习系统内外因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这将从理论上加深对认知涌现机制的认识,并对于拓展和改进教学思维有积极意义.
[Abstract]:Based on the learning mechanism, educational psychology,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other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a stochastic time-delay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describe the change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by using the theory of dynamic system and stochastic proces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mode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fluctuation are revealed, the reaction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to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in the learning system is predicted, the causes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fluctuation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The fluctuation of learning achievement is dominated by four dynamic models, and the learning achievement is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of the learning system. This will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cognitive emergence mechanism theoretically and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expanding and improving teaching thinking.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江门市教育局教研室;
【基金】:广东省江门市社科基金(2009B08)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唐德海;李枭鹰;;论教育规律与似规律现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陈波;陈巍;丁峻;;具身认知观:认知科学研究的身体主题回归[J];心理研究;2010年04期
3 伍正翔;柳海民;;教育规律研究三十年[J];上海教育科研;2008年10期
4 方小玲;彭建华;刘延柱;;神经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的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年06期
5 胡谊;桑标;;教育神经科学:探究人类认知与学习的一条整合式途径[J];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6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7 李枭鹰;;走出教育规律的认识困境——兼论潘懋元先生提出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新;;新课程化学教学中奥苏伯尔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孙启放;开放教育本科学生学习能力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何更生;迁移机制及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王希宝;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白媛媛;;赏识教育及其时代价值解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高选;体育教学风格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7 黄宝宏,丁俊武;迁移理论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8 吴应霞,孙保平,宋海香;化学实验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J];安阳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张丽冰;对先行组织者策略的一些认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肖鸣政;能绩人才观的人力资源开发学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邢晓春;;建构主义学习观对远程教学的启示[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2 仇鑫奕;;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应口语先行[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3 陈巍;郭本禹;;“不是一,不是二”:第三种文化与当代心理学的变革[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英;大学英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行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栋;随机与混沌神经放电节律的时间序列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易学军;几类泛函微分与差分方程的收敛性[D];湖南大学;2009年
5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袁朝晖;二元离散神经网络模型的动力学分析[D];湖南大学;2003年
7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白金泽;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鸟撞飞机风挡反问题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10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梅;初中物理“导学激趣”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娜;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教育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萍;随机Cohen-Grossberg神经网络模型的若干问题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红梅;“教”与“练”的有效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6 王秋影;初中生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马静;初中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对计算机课堂教学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梅;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曹新;教师课堂话语对学生数学直觉思维影响的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穗;提高听课项目实效性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喜亭;关于教育规律客观性质的几个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03期
2 皮埃尔·达吕,水金;从智能的基因到基因的智能[J];第欧根尼;2000年01期
3 郝文武;;也谈教育规律的分类[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年06期
4 ;教育规律研究的逻辑[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5 唐德海;李枭鹰;;论教育规律与似规律现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潘懋元;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1988年03期
7 丁峻;陈巍;;具身认知之根:从镜像神经元到具身模仿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刘尧;教育规律研究论纲——兼评“教育内外部规律”提法的合理性[J];教育导刊;1997年10期
9 曹树真;浅论教育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1期
10 宋剑;温双艳;;回到教育事件本身——复杂性理论视域中的教育规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宜张;;神经科学的发展[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芸尔;;班上的兄弟[J];中学生天地(A版);2011年09期
2 郭甜梦;;一把笤帚的自述[J];金色少年;2005年06期
3 ;小萱有约[J];初中生必读;2011年06期
4 范宝琛;;最心爱的一片红叶[J];人生十六七;2005年08期
5 李泽北;;小时候[J];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09年01期
6 小蛮;;8只黑GIRL[J];课堂内外(初中版);2009年09期
7 尹婷婷;;成绩>我[J];课外生活(小学版);2008年12期
8 杨建华;;家长怎样关心孩子学习[J];大众心理学;2004年11期
9 朱华贤;;不要勉强他人[J];课外生活(小学版);2002年10期
10 ;为什么“北大慧之光”学习光盘能够整体提高学习成绩?[J];青苹果;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一平;;高中理科生学习成绩的一般制约因素——关于高中生学习成绩评价方法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何宏灵;刘灵;杨玉凤;;主干家庭儿童个性和学习成绩的对照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袁军;;关于学习成绩的一个递归路径模型的检验[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潘仁清;张柏超;吴文浩;黄海强;;“三结合”对初中潜能生学习成绩影响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5 陈光齐;;男女儿童智力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下)[C];1981年
6 徐丽琴;;靓靓再次发亮——一个成功个案辅导案例[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7 刘丙元;;师范生学习归因、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8 林敏;李其维;程利国;;小学六年级学生自我评价影响因素的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王恩国;;中学生认知策略发展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潘桂兰;陈晓东;石瑞丽;庞东卫;刘苏星;唐烨霞;吕军;左媛;赵敏;;利用多媒体技术组织生理学知识竞赛 提高学生学习生理学兴趣及学习成绩[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闫玉美 李钦;爱心为希望插上翅膀[N];东北电力报;2009年
2 王华东;浅谈如何建立长效学习机制[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4年
3 记者 丁雷;学习成绩高低 企业老总打分[N];大连日报;2009年
4 刘政;建立长效综合学习机制之我见[N];黔南日报;2011年
5 黄华 张艳丽;创新学习机制 注重联系实际[N];中国工商报;2010年
6 丁大勋;学习成绩要落在工作实处[N];检察日报;2003年
7 李红茹;学习成绩将作为公务员晋升依据[N];中国交通报;2004年
8 余君 记者 李江敏;完善学习机制 服务科学发展[N];南昌日报;2011年
9 盐城市盐都区龙冈小学 杨建萍;矫正优生的过誉心理[N];江苏教育报;2008年
10 王爱苗;平静面对成绩一般的孩子[N];保健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立军;区域创新网络的结构与创新能力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2 宋耀武;有意遗忘过程中认知加工机制及发展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顾良丰;基于模块化的企业全面创新学习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张德茗;企业隐性知识学习与沟通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周轶昆;基于厂商学习的产业创新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喻红阳;网络组织集成及其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孙天昊;电子商务中一对多协商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徐盟;产业集群内创新网络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贺盛瑜;制造企业主导的物流联盟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梁光严;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中关村学习机制的形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书X;高中生数学学习归因、学习策略与数学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佳;学习风格与英语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王燕爽;学习策略和语言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温爱英;动机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谢晓玲;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淑莉;英语学习起始年龄与英语能力的相关性[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7 孙式灵;高职学生成就目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海莲;维吾尔语专业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宁;美国大学生学习汉语动机和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陶嘉玮;强化式英语学习中的学习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78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578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