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对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获得水平的影响
本文选题:幸福 切入点:自我评价(心理学)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体育教学活动对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获得水平的影响,为教师合理组织藏族大学生体育活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教学实验的方法,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文理共3个专业的大一、大二年级选取体育成绩大体相当的240名藏族大学生作为测试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体育干预,用"国际大学生量表"进行干预前后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体育活动干预后,实验组被试在总体主观幸福感(t=7.73,P0.01)、生活满意度(t=18.28,P0.01)、积极情感(t=9.77,P0.01)、消极情感(t=13.39,P0.01)和总分(t=18.26,P0.01)上显著高于对照组。性别是藏族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主观幸福感获得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藏族大学生比较熟悉的体育活动动作内容并且难度达到中等时,能最大程度促进其主观幸福感的获得。结论体育干预训练对于藏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是有积极影响的。
[Abstract]: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on the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eachers to organize the sports activities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In Gansu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 total of three freshmen, sophomores and sophomores, selected 240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with similar sports achievements as subjects for 12 weeks of physical intervention. The Inter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cale was used to test the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The subjec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otal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total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 life satisfaction, life satisfaction, positive emotion, positive emotion, negative emotion, total score and total score, respectively. Gender was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level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in physical activity. When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are familiar with the content of sports activities and have a moderate difficulty, Conclusion physical intervention train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hang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Tibetan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
【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GS[2010]GX050)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作松;身体锻炼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J];体育科学;2005年05期
2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3 徐维东,吴明证,邱扶东;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2000年04期
5 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燕;;自我和谐是构建心理和谐的基础[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2 甘秀英;杨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陈桂兰;;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原因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4 张艳红;胡修银;;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陈姝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3期
7 王军;张兴权;钱进;;安徽省在校大学生幸福感的调查报告[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8 李东斌;赖月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姚君喜;;大众传媒与社会公众的幸福感[J];当代传播;2006年04期
10 曹长德;;教育如何增进学生幸福[J];中国德育;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2 孙丽丽;衣伟婧;王倩倩;杜宇;刘兵;;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龙丽君;高健;李海燕;张蓓;徐燕;;日常锻炼对退休老人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磊;潘铁军;;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何玲;张力为;;青少年主客观身体评价方式与生活满意感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周末;杨鑫辉;刘燕;;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远兰;冯正直;;自尊、社会支持与离退休老干部主观幸福感关系的追踪研究[A];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重增;自信人格理论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2 汪继兵;自控锻炼对癌症长期生存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丽;失地农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9 王伟宇;士兵内隐集体自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亓寿伟;转型期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计量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陈海龙;中职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斌;从薪酬福利角度,,对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主观幸福感状况的调查与浅思[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陈抗;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志红;老年人体育锻炼提升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俊红;石家庄市失业人员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姗;高中教师胜任力、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笪邦印;民生建设中的农民工幸福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弛;高校新教师职业幸福观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王青华;社会幸福感心理结构的跨群体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志雄;北京城区中老年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情绪维度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年S1期
2 毛志雄,韩旭;身体锻炼的情绪效益:研究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黄志剑,姒刚彦;活动类型和强度对大学男生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7年05期
4 何颖,季浏;不同的体育锻炼类型对大学生抑郁水平的影响及其心理中介变量(Body-esteem)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年05期
5 李林,陈丽娟,季浏;运动处方与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与科学;1998年02期
6 陈作松,季浏;身体锻炼对情绪调节的影响机制述评[J];心理科学;2003年04期
7 吴明证,梁宁建,许静,杨宇然;内隐社会态度的矛盾现象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2期
8 辛自强,池丽萍;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1年05期
9 张力为,梁展鹏;运动员的生活满意感:个人自尊与集体自尊的贡献[J];心理学报;2002年02期
10 丁新华,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珂;;对《尼各马克伦理学》中幸福和沉思问题的再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你不饿吗?[J];意林(少年版);2010年02期
3 钟慧笑;;为了草原花更美——记全国优秀教师特木尔[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4 郑和;;开满鲜花的月亮[J];可乐;2010年01期
5 王立腾;;主题班会[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0年01期
6 李显波;;他能成功吗[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0年01期
7 殷婕;;采撷幸福[J];学苑教育;2010年01期
8 邹忠民;;少女嫣红[J];星火;2010年01期
9 董晓艺;;须臾[J];美文(下半月);2010年01期
10 张志英;;浅议英语总复习的方法[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坤;王伟伟;;将责任感“培植”学生心田——探索德育创新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2 罗晓燕;周福轩;;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罗晓燕;周福轩;;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刘永军;;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5 孟淑娟;郭瑞斌;张俊晓;张春;莫尊理;;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创意教学[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孙丽娜;;坚持“三多三少”教育理念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7 张代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与体育锻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8 顾家玉;覃团发;;一种基于宏块类型和运动向量的关键帧提取方法[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陈文明;谢少军;曹志亮;;突出开放实验室的特色,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贺武华;;孩子眼中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办学现状及发展建议——基于山东蒙阴县8所寄宿制小学的调研[A];“公平、质量、效率:农村教育政策的抉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吕路阳;省市携手共建全国文明城市[N];福州日报;2008年
2 杨绣文;舞动快乐 运动健康[N];柳州日报;2008年
3 实习记者 廖雪丽 通讯员 普潘多 黄慧文 钟政翔 郜风琴;我地区各县 各部门积极准备喜迎奥运[N];日喀则报;2008年
4 乔雯;大自然第一空间地板与健康同行[N];消费日报;2008年
5 记者 罗青邋通讯员 郭隆;健身设施遍街乡 居民村民动起来[N];北京社会报;2007年
6 仪孝法;对日照打造水上运动休闲品牌的建议[N];中国旅游报;2007年
7 早报美国特约撰稿人 袁晓明;言论自由包括说错话的权力[N];东方早报;2007年
8 记者 罗子彪;增强鹰城青少年体质[N];平顶山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刘复培;种树也是正确荣辱观的体现[N];福州日报;2006年
10 本报通讯员 王永在;明八荣八耻 树文明新风[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艺敏;我为什么不如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焕灵;高等学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及其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高慧斌;南朝学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虹;表现性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彭彦;湘西土家族、侗族、苗族与汉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留梅;中学课堂教学中的教育习俗[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帆;以德为福——周敦颐的精神理想与价值追求[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5 廖晓娥;“不义者幸福 正义者不幸吗?”[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冀艳丽;莎夫茨伯利的道德情感论[D];复旦大学;2009年
7 张俊伟;当代大中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徐文燕;上海市中小学生近视眼危险因素评估及干预对策探讨[D];复旦大学;2009年
9 申蕊娟;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10 林晓阳;颈椎各节段活动度的动态X线片测量[D];福建中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624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24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