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及其与人际适应的关系
本文选题:自我提升 切入点:同伴接纳 出处:《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自编自我提升领域问卷考察中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并探讨自我提升与同伴接纳和友谊状况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在个体领域和人际领域(除道德行为维度)表现出自我提升倾向。(2)男生比女生、初中生比高中生表现更强的自我提升倾向。(3)同伴接纳度低的中学生身体与运动技能和一般认知能力维度自我提升程度较高,互选好朋友数量较少的中学生一般认知能力、个体心理特质、人际心理特质和道德行为维度的自我提升较高。
[Abstract]:Self-promotion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promotion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improvement and peer acceptance and friendship was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the self-promotion tendenc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fields (except moral and behavioral dimens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irl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have stronger self-promotion tendency than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ith low peer acceptance have higher self-improvement degree in the dimensions of physical and motor skills and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 and those who choose fewer good friends from each other have general cognitive ability. Individual psychological trait, interpersonal psychological trait and moral behavior dimension of self-improvement are higher.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5JJDXLX001)的资助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2 董妍,俞国良;自我提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阳阳;大学生关系取向及其对自我提升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肖岑;大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及其与人际交往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陈小异;师范大学生人际容纳的初步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5年02期
3 杨渝川,郑淑杰,郑日昌,陈欣银,何云峰;儿童对所属同伴团体的选择和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4 于海琴,周宗奎;小学高年级儿童亲子依恋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交往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4期
5 万晶晶,周宗奎;社会退缩青少年的友谊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3期
6 王英春;邹泓;张秋凌;;初中生友谊的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7 刘在花,许燕;学习困难儿童友谊质量、定向、孤独感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8 于海琴,周宗奎;儿童的两种亲密人际关系:亲子依恋与友谊[J];心理科学;2004年01期
9 周宗奎,万晶晶;初中生友谊特征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2 曹蓉;基于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田录梅;自尊的认知加工偏好及其对情感反应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慧;计算机辅助改善同伴关系心理素质教育软件开发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贾艳杰;自尊对自我增强和内群体偏向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文权;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万晶晶;初中生友谊发展及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陈小异;大学生人际容纳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春妹;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及其与友谊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萌;童年中期儿童社会能力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静;初中生同伴关系与网上交友行为特征及教育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覃玉宇;童年中期儿童的攻击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2 佐斌;中国人的关系取向:概念及其测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刘肖岑,张文新;管窥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C)文化取向的自我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刘肖岑;王立花;朱新筱;;自我提升的含义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 万琼华;当代女大学生的社会性别意识探析[J];邵阳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佐斌;张阳阳;;自我增强偏向的文化差异[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7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年05期
8 董妍,俞国良;自我提升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2期
9 邹晓燕,杨丽珠,张秀春;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自我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佳瑜;;青少年对偶像剧的心理需求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2 于小溪;郭成;杨玉帅;;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对照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3 于小溪;杨玉帅;;心理剧干预对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对照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1年1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光珍;陈会昌;;退缩行为与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赵景欣;张文新;;幼儿二级错误信念认知、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晓辰;程利国;李清;;小学生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王晶;刘惠军;陈英和;;同伴接纳、家庭功能与儿童心理理论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徐夫真;张文新;陈英敏;;青少年疏离感与其家庭功能、同伴接纳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徐夫真;张文新;王立花;刘晓峰;范琪;孙君;;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富洪;黄希庭;;6~8岁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吴玄娜;王炜;谢娟;蔡祯祯;;自我提升对积极压力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赵红梅;苏彦捷;;青少年社会理解的发展和同伴接纳地位的改变[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莹莹;张文娟;张文新;;儿童中期外化问题行为的特点及其与同伴地位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赵鑫 周仁来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扫描国际主要情绪调节研究中心(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沈悦;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特点及影响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程蕾;5、7、9岁儿童自我面孔的认知发展特点[D];西南大学;2012年
3 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光辉;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本土化内涵、基本特点及其与同伴背景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俊红;4-6岁幼儿社会性行为、同伴接纳对友谊质量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秀辉;普通幼儿对身心障碍同伴接纳态度之干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玉兰;2-8年级学生自我一致性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文婧;幼儿问题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袁书华;学习困难儿童的社会目标、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晓辰;小学生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业成绩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毛志宏;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刁洁;3-6岁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接纳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富洪;6-8岁儿童的同伴关系及社会技能训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338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33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