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的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0 02:16

  本文选题:贫困生 切入点:心理健康 出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研究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人格的差异。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与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进行测评,并进行差异检验。结果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SCL-90人际敏感(t=-2.8,P0.01)、抑郁(t=-2.3,P0.05)、焦虑(t=-2.2,P0.05)、强迫(t=-2.4,P0.05)、恐惧(t=-2.7,P0.01)、精神病性因子(t=-2.3,P0.05)存在显著差异;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各因子无显著差异;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社会内向因子(t=-2.8,P0.01)差异极其显著,轻躁狂因子(t=2.3,P0.05)差异显著。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非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更具有内向性与退缩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fferences in mental health and personality between poor and non-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SCL-90, EPPS and MMPI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mental health of poor and non-poor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oor and non-poor college students in SCL-90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compulsion, phobia, fear, and psychotic factors,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oor and non-poor college students 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P 0.01), depression (P 0.05), anxiety (t) -2.2n (P 0.05), fear (-2.7P 0.01) and psychotic factors (P 0.05),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oor and non-poor college students in terms of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depression,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xiety and anxiet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factors of Edward Personality preference scale between poor and non-poor college students, but the differenc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 in the social introversion factor of 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Test (MMPT). 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as good as that of non-poor college students, and poor college students are more introverted and withdrawn.
【作者单位】: 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挺;杜文东;;大学贫困生个性及心理健康现状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2 于开文;;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3 董怀良;董怀昌;;浅谈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产生的原因[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金元;李晓艳;;论高校贫困大学生和谐人格塑造[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7期

2 于蕾;;论受资助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3 冉琛;;从“短板理论”看贫困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缺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尚久;;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研究的反思及未来走向[J];管理观察;2008年23期

5 吴正龙;马娟;齐敏华;;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分析及援助策略[J];高校辅导员;2012年03期

6 徐燕刚;刘文亮;胡芸;;高校贫困生心理能力初探[J];教学研究;2007年04期

7 谭健烽;吴建玲;;贫困大学新生人格特征及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5期

8 曾雅丽;吴善添;宋迎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分析与教育引导模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8期

9 魏文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年20期

10 仲稳山;;基于高校贫困生人格重塑的团体心理辅导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海娟;;贫困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与社会支持和应付方式的关系[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马小芳;新疆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干预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2 彭晓峰;民办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孙淑晶;自我接纳团体辅导对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D];聊城大学;2008年

4 冷娟;加强对当代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5 仇志伟;河北省高校贫困生人际信任与自尊、心理控制源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武玲;苏州地区大学生自我管理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晓琴,陈松;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6期

2 廖湘蓉,龙晓东 ,邓治文;高校贫困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1期

3 张晓文,吴胜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收入及自我评价的相关性研究[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魏伟;贫困生特征与解困工作[J];南通工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王维勋,王海燕;高等院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2期

6 张建卫,刘玉新,李顺鄮;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宏伟;;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与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 郭雪萍;冯超;张红雷;;高校贫困生生活事件、复原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1期

3 王立金;;医学院贫困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朱远来;冉建平;;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胡发稳;宗岚;李丽菊;;滇南边疆民族地区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胡发稳;李辉;李丽菊;张云旺;郭建军;;边疆地区贫困生心身症状及人格特点[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11期

7 夏叶玲;庄淑云;孙英;王俊英;陈晓梅;张俊霞;木拉提;;维汉大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人格及心理状况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1期

8 魏广东;张敏;;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校园心理;2010年04期

9 苏亚玲;谢晋晓;;大学新生的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0期

10 赵青;张荣烈;;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全宏艳;叶茂林;;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曾红;杨鑫辉;;试论中国传统道德人格的现代延伸[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3 李大为;;文本解读中的人格转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卢谢峰;申继亮;;教师效能的评价结构及人格制约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童辉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测量与评估[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李彦章;王正国;尹志勇;朱佩芳;;摩托车驾驶员驾驶行为、人格、交通安全态度与事故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骆鹏程;李永鑫;;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甘秀英;聂衍刚;周虹;;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应激障碍与社会支持、人格的关系研究——以5.12地震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李新秀;刘瑞利;张进辅;;家庭生活方式问卷编制及其与儿童人格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李海燕;胡卫平;;学校环境、青少年人格特征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能力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江波;贫困生呼唤“心理扶贫”[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记者 程墨;湖北百万贫困生受到资助[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王振国;警惕高校出现冒牌“贫困生”[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王新平邋记者 胡博理;徐水有个希望俱乐部网络群[N];河北日报;2007年

5 张晓晶;“无痕化”救助贫困生,才能救贫不伤心[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记者 严晶晶;宁波慈溪贫困生有了营养餐[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张闻天;贫困生就业:化压力为动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汪伟;贫困生校园超市上岗拿薪[N];天津日报;2004年

9 周永兴;努力创造有利于贫困生成长的环境[N];贵州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曹智辉 通讯员  赖南坡 彭云成;让贫困生重返校园[N];韶关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云华;学生贷款与贫困生的社会流动:资本转化理论的扩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D];吉林大学;2004年

3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j;身体锻炼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邱春林;凡·高、徐渭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6 王旭梅;事件相关电位P300,,LDAEP与气质性格量表TCI人格纬度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7 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留生;传统伦理与五四作家人格及其文学创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朱晨海;近现代中国文化名人人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传华;领导不当对下属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谢晖;城市中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传玲;贫困大学生应对效能、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周玉娟;黔南民族师院贫困生心理健康调查及训练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5 康育文;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格、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胡峧;湖南中小学贫困生教育救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玲;贫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罗莉君;高师贫困大学生应激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郭冬梅;我国现代理想人格的塑造[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史春梅;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370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370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5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