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师流动问题研究的文本检视

发布时间:2018-03-20 18:12

  本文选题:教师流动 切入点:研究趋势 出处:《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教师流动问题是教师管理政策的重要组成,也是近几年持续升温的热点问题。通过对教师流动问题研究的趋势分析,检视了近二十年来,此类研究的热点、难点和发展趋势;此类研究主要是从理论、流动形式、研究方法、对策策略等角度开展的;教师流动可以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三大经典学科切入,也可以从教育学、管理学等分支学科入手。对此类文本进行解读,指出其研究的规律、优势和不足,为后续问题研究、政策制定提供学理支持。
[Abstract]:Teacher mobility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eacher management policy, and it is also a hot issue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trend analysis of teacher mobility,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hot spots, difficultie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is kind of research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his kind of research is mainly carried out from the angle of theory, flowing form, research method, countermeasure strategy, etc. Teachers' mobility can be cut into three classical subject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ics, sociology, etc., and it can also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dagogy.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is kind of text, points out the law,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ts research,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ubsequent research and policy making.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教育均衡背景下辽宁省中小学教师交流政策执行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种制度分析的视角”(W2010408)
【分类号】:G47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诚梅;龙洋;;对建立义务教育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毕正宇;黄冈市中小学教师流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周洪新;济南市槐荫区初中教师流动的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大友;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光祥;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自学考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霞;教师的流动及其适应性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耿祝芳;中学教师心理压力与调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快生;人本思想下青年骨干教师忠诚度培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6 刘敏;新化县农村教师流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中南大学;2007年

7 徐新年;湖南省高校体育教师自我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伍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师资源城乡共享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琬;重庆市奉节县中小学教师城乡交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吴永斌;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贵州省县域支教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国红,杨善祥;高校教师创造力保持与激励机制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王怀宇,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教授发展的诸力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曾满超,丁延庆;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面临的挑战与教育转移支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4 郭建如;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政治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5 俞启定;关于人才实行有偿流动的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王本陆;消除双轨制: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7 杨秋艳;论高校管理中的有效激励[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8 周晓红,孙艳霞;论重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新体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困境与出路[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王喜春;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10 张建军,王笑荣,于洪池;试论人才流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J];大庆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航;激励与约束——对我国高校业绩津贴分配制度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姚继军;高校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激励有效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会冬;;城乡教师流动热冷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8期

2 杨志坚;;教师流动:需要制度创新[J];学校管理;2011年03期

3 帅晓静;;美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现状、成本及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4 陈桂娇;;教师轮换制度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年07期

5 方彤;王芳芳;;英国的教师流动:问题、对策及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6 程岭;;2000~2009年中国教育研究热点及研究趋势——基于CNKI的统计分析[J];学园;2011年03期

7 李适时;;“县管校用”,制度约束——岳阳市建立新型地区教师流动制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7期

8 陶青;卢俊勇;;对教师流动制的价值批判[J];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07期

9 罗华明;;学校应注重“合作文化”建设[J];江苏教育;2011年17期

10 黄树生;;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对我国义务教育教师配置均衡化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巴东神农溪高中教育科研课题组;;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张燮;;八十年代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趋势——学校管理心理学发展试探[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3 黄泽义;;浅谈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冯文全;夏茂林;;城乡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问题探讨[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继英;;民办学校教师结构合理性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王成兴;;解决民办学校教师问题的四大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7 唐宗琴;;民办学校教师的现状与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曹中平;朱丹;;湖南省民办学校教师离职意向心理动因的初步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彦伯;;动态均衡: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可持续配置[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维东;教师流动必有原因[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赵婀娜 马艳光 崇轶 (本报记者 赵婀娜);让教师流动起来[N];人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仇逸 杨金志;教师流动可试“无校籍”[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周洪宇;教师流动 步伐迈大些[N];团结报;2010年

5 郭文婧;教师流动不能简单化[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苏军;教师流动需要合适“土壤”[N];文汇报;2010年

7 山东临沂兰山区半程镇 李正华;农村教师流动应尊重当地实际[N];农民日报;2010年

8 李苑;江苏 教师流动将铁定实施[N];文汇报;2010年

9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教育局 王少华;教师流动既要积极更要稳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研究员 王一军;用专业的眼光看待教师流动[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引堂;国家与教师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炎轩;中国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令熙;教师流动及其管理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苏文静;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卫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刘力;义务教育阶段山西农村教师流动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克兴;贫困地区教师流动机制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訾敬;对山东省贫困地区莘县2000—2004年教师流失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贾志文;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8 韩红梅;北京市合法打工子弟学校教师流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昝尔丽;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制度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10 阮全友;我国CALL研究的趋势[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402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402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6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