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系统评析:解构与重构
本文选题:教学系统 切入点:技术 出处:《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摘要】:传统的教学系统在技术的冲击下面临解构,大量的教学技术元素的融入导致传统教学系统的四要素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需要进行哲学意义的重构。然而,教学技术元素的融入并不能改变教学系统的本性,一旦改变了,教学系统的教育性就将失去,技术性将主宰系统。桑新民教授利用技术支撑下的教学系统开展大学课程教学改革,为当前教学系统的解构和重构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示,因此有必要以此作为突破口和入手点,深入分析技术在教学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对教学系统的解构和重构产生作用。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system is facing deconstruction under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The integr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teaching technology elements leads to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four element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system, which requir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technology elements does not change the nature of the teaching system. Once it has changed, the pedagogical nature of the teaching system will be lost. Technology will dominate the system. Professor Sang Xinmin uses the teaching system supported by technology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eaching, which provides a very useful inspiration for the decon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rrent teaching syste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this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and start point, deeply analyze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eaching system, and how to deconstruct and reconstruct the teaching system.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10BSH038)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江苏省高校课程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2010ZDIXM017)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余意;;国际关系的解构主义分析——浅析文化的二元对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2 丁寿平;在语义网络的激活与重构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2期
3 黄津成;教学系统的混沌性与课堂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义兵;社会学视野中的网络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苏丽敏,张锐,邵华;略论奥林匹克思想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张莹;谢惠松;;高校体育课程创意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4 余丽;;试论教师的反思性学习[J];成人教育;2011年08期
5 李菁;王红芳;;高职药物分析教学的优化[J];大家;2010年24期
6 齐忻;;学校休闲教育模式探索[J];中国德育;2007年08期
7 张文兰,杨开城;建构主义思想的辩证唯物主义解析暨意义建构的心理机制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李艺;颜士刚;;论技术教育价值问题的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9 颜士刚;;信息技术影响教育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趋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10 李彤彤;马秀峰;;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实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yN;;对数学教育史进行分期的新尝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孙俊三;谢丽玲;;论西方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可兴;生成性体育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袁爱玲;学前创造教育课程及其理论构建[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宋永刚;自我发展:高校学术人员管理的新视野[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文娟;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光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挺身式跳远教学运用创意教学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高明;论中学语文育人全功能[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素敏;中学德育课堂“互动生成”教学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大鸣;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及发展对策——体育的迁移价值[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高山;中学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文;关于我国中学主体性教育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江土;浅议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宋述玉;在中学物理课堂中贯彻主体性教学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傅红;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以德为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铁明;教学双方的耦联是教学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4期
2 解世雄;;教学系统的控制与优化[J];江苏高教;1990年04期
3 王宪桂;现代教学新观念探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胡德勇;松下WE—7700N型教学系统故障分析和维修[J];外语电化教学;1995年02期
5 张振华,文士明,涂金兰;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育教学模型分析[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唐艳秋,郭江,高福祥,吴杰宏;机场客运CBT教学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罗久良;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系统分析[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3年03期
8 刘纯芳;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中的适应性研究[J];文教资料;2005年25期
9 朱德全;;教学系统对话机制的生成与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10 李yN;;教学生成的系统特性分析[J];教育评论;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亚军;刘延军;马志明;李涛;;谈报业集团发行业务系统的技术支撑[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09年
2 李维;赵秀全;宋国卿;;自适应模拟教学系统[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1卷)[C];1991年
3 王永作;;WTO与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技术支撑基本理论与运行措施[A];提高我国农产品竞争力思路与对策——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萧萧;;跨界越位的后现代:以林德俊《乐善好诗》为例[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化工产业将获更有力技术支撑[A];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扩大工作会议暨节能减排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俊卿;赵冬;;理论力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践[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徐秀芝;;修辞的解构及其审美心理探微[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8 李波;;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的社会学解构[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李波;;虚拟与现实:网络文化的社会学解构[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1世纪贵州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秦明芳;;外科手术录像与教学系统的研究进展[A];创建患者安全文化——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王德慧;农业节能减排:从技术支撑入手[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2 王彦;做好技术支撑是信息产业的责任[N];中国电子报;2005年
3 刘春亮;滁州 多举措强化药品监管技术支撑[N];中国医药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浏;标准是企业创新的技术支撑[N];成都日报;2009年
5 记者 柯颂 林燕英 黎旭升 通讯员 黄奋敏;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N];中山日报;2007年
6 北京大学微电子所 吉利久;IP为SOC提供技术支撑[N];中国电子报;2001年
7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坚持人水和谐规划设计理念 为水利事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N];中国水利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牟秀源;为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9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技术支撑和公共服务引领纺织产业集群升级发展[N];科技日报;2010年
10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 周靖;解构NGN终端迷题[N];通信产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飞;在解构中建构[D];四川大学;2003年
2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沈金生;中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论[D];四川大学;2007年
4 翟立宏;信托产品创新:要素解构与环境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5 金世胜;大都市区公共游憩空间的建构与解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章印;解构—指引:海德格尔现象学及其神学意蕴[D];山东大学;2009年
7 曾桂娥;解构与建构—吉尔曼女权主义乌托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王菊丽;结构与解构的悖论性对话[D];河南大学;2005年
9 孙红杰;饰变·混合·解构[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周颖;阅读之旅:从主体性到修辞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公文;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及其对中国翻译研究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吕丰;戴厚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新探[D];武汉大学;2004年
3 陈晶;小学语文实验教材文字教学系统调查及科学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刘裴裴;后现代语境下的新写实小说[D];四川大学;2005年
5 张秋彤;影响的焦虑[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范颖;社会文化的网络解构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7 刘翠霞;“社会资本”究竟怎么了?[D];山东大学;2005年
8 邹黎;对爱情神话的解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金银华;日本大众文学对文化民族主义的解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管媛辉;基于劣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69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669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