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生活的批判与重建
本文选题:班级生活 + 班级共同体 ; 参考:《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0期
【摘要】:班级生活具有潜在的育人价值,提高班级生活质量对学生、教师、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受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班级生活中存在班级生活主体的虚假性、班级成员之间关系的功利主义倾向、班级生活集体意识的崩解等问题。为此,需要重建班级生活,包括建设基于正义的班级制度、形成基于共识的班级共同体和开展基于良序的班级活动。
[Abstract]:Class life has the potential value of educating peopl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ass life is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students, teachers, schools and even the whole society.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class life, such as the falsehood of the subject of class life, the utilitarianism tendenc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lass members, the disintegration of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of class life, and so on.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ebuild class life, including building a class system based on justice, forming a class community based on consensus and carrying out class activities based on good order.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空间研究”(CX10B_083R)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卜玉华;;当代我国班级生活的独特育人价值及其开发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2期
2 李海青;正义、共识与良序——和谐社会的人学解读[J];求实;2005年01期
3 黄小晏;张全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杜威“民主共同体”的理论来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高超群;;30年个人价值的确立及其扩张[J];文化纵横;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久奎;胡剑;;试述后现代知识观视野下的新课程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韩云洁;张海峰;;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课程观及其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5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6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9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10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晓;洪亮平;;“再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更新创新方法初探——基于广东省“三旧改造”规划的辩证思考[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光辉;;伦理视野下的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何萍;美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J];国外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2 卜玉华;我国中小学班级工作的传统与当代变革[J];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宗平;刘良华;;班级中的民主生活与群落文化[J];文教资料;2007年35期
2 傅蝶;;小班环境下学生存在的问题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3 陈华宝;;沟通从“谈话”开始——班级管理工作小记[J];新课程(中学);2010年08期
4 卜玉华;;班级生活与公共精神的养成[J];中国德育;2008年06期
5 齐军;;班级生活的批判与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0期
6 卜玉华;;当代我国班级生活的独特育人价值及其开发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2期
7 蒋莉;;班级生活,让孩子成为他们自己[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年09期
8 娄元元;;班级生活中新的性别差距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11期
9 徐兆祝;;班级生活中民主精神的缺失与拯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年09期
10 徐兆祝;;班级生活中民主精神的反思与拯救[J];小学德育;2010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照会;班级生活中幼儿自我的呈现[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兰莎;幼儿园班级场域中的隐性控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倩;基于班级生活的小学生班级意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宫青;班级生活中学生权力意识的生成[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于娜;幼儿园班级生活中的儿童形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445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744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