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思维方式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发布时间:2018-04-14 10:21

  本文选题:思维方式 + 特征 ; 参考:《教育探索》2011年10期


【摘要】: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形成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养成则显得更为关键,因为,它是构成学生素质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思维方式具有传承性,稳定性和群体性等特点,良好的思维方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Abstract]:The most important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form students' good thinking style and behavior style.The cultivation of thinking mode is more critical, because it is the core element of students' quality.Good mode of think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heritance, stability and group, and good mode of thinking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袁永和;大学生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邹慧君,张青,郭为忠;广义概念设计的普遍性、内涵及理论基础的探索[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4年03期

2 王利华,李理,史书龙,张振军,李冬梅;机械创新设计中创造性思维的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张海燕;产学结合 积极推进高职教育实习基地建设[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美珍;中学化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策略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丁启明;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形态仿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束鹏芳;;和谐:一种文化思维和教育视野[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13期

2 李志凯;;浅谈教师学习的性质和特征[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01期

3 蔡淑兰;论教学策略的特征[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林晔;论教师的语言修养[J];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05期

5 韦铁;论创新型教师创新人格的特征[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姜家雄;浅析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的特征[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7 郑深;论学习化社会的学习变革[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8 康贵田,韩军;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张芸;;创新型教师的特征及其培养[J];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10 黄少卿;简析理想的特征及功能[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慧中;侯玉波;;亲子关系、思维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明;刘文;胡日勒;;大学生思维方式和应对方式相关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张梦;侯玉波;王歆;;思维方式与青少年应对方式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徐青肖;侯玉波;;思维方式和大学生的自尊体验[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边玉芳;蒋峗;;青春期心理危机的类型、表现、特征及干预现状的剖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侯怀艮;;试论陶行知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探索——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研究[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7 张雄;;专家学者型教师与一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特征差异研究[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汪思锋;;学习和超越杜威——思维方式的变革——读《民主主义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袁小平;;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调查与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世明;;撬开学生智慧之门的“缺陷式”教学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倩 海鹰;“衔接班”,想说爱你不容易[N];联合日报;2008年

2 潘文新;教育短视伤害的是谁[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深圳机场实验学校校长 王仁甫;再谈教师的第三只眼是慧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蔡福全;思维方式变了创新天地宽了[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山东杂文家 安立志;教材删改背后的思维方式[N];南方日报;2010年

6 茅卫东;空间不大,但可以有所作为[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李令清;对教学反思“发烧”问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武汉市洪山高级中学 黄荣光;教育艺术的理想追求:“至为无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顾明远;论学校文化建设(摘要)[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10 曲力秋;中国教育已显规模负效益[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黄黎明;知识教学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卢艳红;论关注意义的道德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靳涌韬;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晓阳;教师经验及其生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曾水兵;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冬岩;实践智慧:一种可能的教学价值[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健;教学实践理性及其合理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翠萍;大学生思维方式、应对方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2 阳红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课程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范姣;二战后美国课程改革的整体特征及其带来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高亮;《周易》与现代教育管理[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陆明玉;从对象性思维到反思性思维——教学论研究思维方式的新走向[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澜涛;试论保罗·弗莱雷“对话式教学”思想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永强;试论杜威的“泛职业教育观”[D];河南大学;2005年

8 卫倩平;差异教学:为学习服务[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夏江峰;学校品牌的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尹天松;影响教师发展的深层原因与促进教师发展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48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748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4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