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

发布时间:2018-04-23 00:11

  本文选题:教育均衡发展 + 教育信息化 ; 参考:《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摘要】: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但不能摆脱社会贫富不均、社会矛盾激化的困境。只有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社会全体成员都尽可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才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当前国内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是从"教育机会均等"角度,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科成绩测试标准并建立绩效责任机制、实施教育专项计划或重大工程等举措,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和特性,使它在提升教育质量、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但要有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才能使这种优越性真正发挥出来。"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10年实施经验证明,在信息化教学创新理论指引下,教育信息化确实可以提升薄弱校(特别是农村校)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教育公平的目标落到实处。
[Abstract]:Economic development can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but can not get rid of the social inequality,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tensified predicament. Only by promot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enabling all members of the society to enjoy quality educ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can this problem be solved. At presen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re mainly from the angle of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through 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of funds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 of running a school, raising the test standard of subject achievement and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 of performance responsibil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plans or major projects and other measures to achiev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basic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make it have great potential superiority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realizing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ut only with the innovative theory of informational teaching can this superiority be really brought into play. " The experience of 10 years' implement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leapfrog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proves tha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innovation theory of information teaching,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can really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stage of weak schools (especially in rural schools), thus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so that the goal of education equity can be realize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分类号】:G52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司晓宏;杨令平;;后农业税时代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本刊编辑部;;2006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张乐天;;支持发展农村教育:历史使命与政策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刘朋;;区域教育督导服务机制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芬;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皓;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2 胡海青;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鲍艳丽;县域范围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素馨;欠发达地区中小学生择校行为负面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芦丹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6 诸嘉;基于教育公平的江苏省基础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谢铭;江阳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沈喜云;我国区域教育发展趋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满华;苏州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07年

10 潘亮;公共选择视角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投入差距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世超,司晓宏;关于在西部地区建立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2 李艳;杨川林;;美国补偿教育计划述评——兼谈对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司晓宏;王华;;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胡咏梅;屠彦斌;;美国择校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克抗;;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2 梁树生;;以信息化促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10年18期

3 武耀奎,郭超;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11期

4 刘育民;加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势在必行——关于广东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思考[J];广东教育;2003年10期

5 张忠;;深层应用信息技术 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J];中小学电教;2010年09期

6 ;科学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教工程教学应用[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9年07期

7 龙景平;;班班通——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8 吴伟敏;以教育网的建设和应用为基础 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J];教育信息化;2005年07期

9 谢同祥;;教育信息化视野中的教育公平[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年01期

10 曹石珠;论教育信息化[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张俊茹;;教育信息化与教育过程新特点的形成[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3 樊昕;孙培国;吴昭利;;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4 胡凡刚;;教育信息化呼唤人文关怀[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朱建峰;;立足校本培训,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仲祥;刘宏;;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创新[A];广西计算机学会25周年纪念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梁剑光;;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段宝霞;;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投资问题探讨[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徐福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教育信息化[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邓长朋;;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钟伟;以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皇甫秀芹 王珂;促进周口教育均衡发展[N];周口日报;2010年

3 记者 汪春林;我区将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N];塔城日报;2010年

4 记者 苏黎原 通讯员 刘俊杰;我市着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N];运城日报;2007年

5 地区教育局;统筹协调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N];阿克苏日报(汉);2011年

6 彭碧清邋颜静;遂宁市船山区政协助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N];四川政协报;2008年

7 张惠娆;李沧区:推进教育均衡发展[N];青岛日报;2009年

8 记者 常华;爱辉区各类教育均衡发展[N];黑河日报;2009年

9 记者 陈文勇;加快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认真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切实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N];成都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郑远斌 通讯员 张立军 胡胜林 徐俊;蕲春县着力推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N];黄冈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婧;功能层面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成新;整合与重构:技术与课程教学的互动解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静芬;语文网络教研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郝兆杰;以人为本的教育技术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罗江华;教育资源数字化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9 荆永君;教育资源分布式配送与调度算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官伟强;珠海市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立;教育领域数据存储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任建;知识管理在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林静;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队伍建设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巍;军队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余寺涌;中国法学教育网络数据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赵欣;师生协作型虚拟学习社区平台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安胜;互联网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危义斌;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整体推进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振华;美国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现状及发展成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89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789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