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近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与民国德育观念的变革

发布时间:2018-04-24 08:12

  本文选题:近代西方 + 道德教育理论 ; 参考:《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7期


【摘要】:从清末起,近代中国人开始有意识地传播西方伦理道德思想以变革传统道德及其教育,但直到20世纪20—30年代,近代西方的道德教育理论才系统地传入中国。这一时期,伴随着国内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杜威、涂尔干和康德等人的道德教育理论相继传入,从而促进了民国德育观念的变革。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传播使传统的修身教育向着进步主义德育转变,而几乎同时传入的涂尔干道德教育学说和康德伦理道德思想及其德育观,不仅对此进行了修正,而且也使国内德育观念趋于多元化。民国德育观念的变革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均为当前中国德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Abstract]:From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the modern Chinese people began to spread the western ethics and moral thought consciously to reform the traditional morality and its education,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20th century 20-30 's, the modern western moral education theory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systematically. During this period,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domestic social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of Dewey, Durkheim and Kant were introduced one after another, which promoted the reform of moral education concep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spread of Dewey's moral education theory, the traditional self-cultivation education has changed to progressive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moral education theory of Durkheim and Kant's ethical and moral thoughts and their views on moral education have not only been revised, but also introduced into the moral education theory of Durkheim at the same time. And also makes the domestic moral education concept tends to be diversified. The reform of moral education concep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s forme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in China.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shortcomings have provided a usefu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a at presen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BAA050010)
【分类号】:G4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肖朗;人的两重性和教育的两重性——康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钱民辉;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曹海英;康德的道德自由理论述评[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刘喜珍;论康德绝对命令的实践理路及价值指归[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李春霞;可持续发展与两种文化的整合[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6 钟锦,何珊;本体论视域中的人文教育[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梁晓俭;实践理性:一种法学方法论意义上的探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8 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9 邬晓燕;孟子道德哲学的践履特质[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邬晓燕;科技与道德走向合理的张力[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刘强;;超越实践美学在生命美学基础上开拓发展[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徽;性与天道——戴东原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D];复旦大学;2003年

9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10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杭功元;康德在宗教观上的继承与创新[D];安徽大学;2001年

3 朱文文;康德伦理学的确立及责任、自由范畴探析[D];安徽大学;2002年

4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禹旭才;学校德育中诚信品质培养探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贾存军;语文互动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世清;反思与重构:教育交往中的言语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9 汪昌华;班级学生社会分层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邝红军;教育辩证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传开著《近代西方哲学范畴的逻辑发展》出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2 藤田昌士;凌娟;;英美德育理论的动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2年02期

3 倪愫襄;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流变[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袁桂林;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概况[J];比较教育研究;1994年05期

5 王少华;戚万学教授与道德教育理论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6 Chazan B.I ,Soltis J.F. ,戚万学;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贡献[J];上海教育科研;1993年01期

7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几点特征[J];中国远程教育;1994年06期

8 邓勿;;生活视野中学校道德教育的困惑与引向[J];高校后勤研究;2009年01期

9 陈朝阳;;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07期

10 黎卫金;邓小平道德教育理论的传统渊源探微[J];龙岩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忠玉;;近代西方女性观在中国的传播路径探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2 谷忠玉;;近代西方女性观在中国的传播路径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3)——中国性别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3 吴根友;;中国民主政治理想的历史、现实与未来——以近代西方制度变迁史为参照系[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何卫平;;信仰与理性的冲突与交汇——近代西方解释学由局部向一般转化一个重要动力[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剑;;商务印书馆与近代西方教育学理的东渐[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二)[C];2009年

6 郭法琦;;试论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儿童观[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7 张冰;赵艳芝;;“自由”的“自由观”——论孙中山对近代西方自由思潮的迎拒[A];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郭法琦;;试论近代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儿童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王剑;;商务印书馆与近代西方教育学理的东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10 肖万源;;黄兴的“人道”思想[A];黄兴研究文集[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龙海晏 作者单位为大同五中;思想道德教育发展与研究[N];山西政协报;2005年

2 沈清松;裸露或穿衣[N];美术报;2007年

3 崔志海;市民社会理论与晚清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鲁新安;和谐有赖于秩序 秩序离不开责任[N];南方日报;2006年

5 张旭东;远离集体焦虑的策略[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6 李鹏(考研生);近代国家观念与“中国政治思想史”书写[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朱国仁;道德:来自比较的智慧[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记者 李洋;首图推出6大展览成为科技周重头戏[N];北京日报;2008年

9 吴云贵;当代伊斯兰文明的趋势与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王菊山 石凯 李锴;关怀,从尊重开始[N];焦作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先义;德育价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许敏;道德教育的人文本性[D];东南大学;2005年

3 余维武;冲突与和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陈镱文;近代西方化学在中国的传播[D];西北大学;2009年

5 刘彦尊;信息社会视阈中的学校信息伦理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钟文芳;西方近代初等教育特性之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颜红梅;近代西方德育方法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蒋福明;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静;为“教师中心”的道德教育辩护[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阙敏;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及其现代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卫;道德教育与未成年人良好习惯的养成[D];苏州大学;2006年

6 张杰;研究生道德教育的生命推展[D];西南大学;2008年

7 李水兰;中外学校道德教育比较分析及启示[D];厦门大学;2006年

8 郑培秀;论移情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孔林;生命的圆善[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谭菲;韩国当代中小学道德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5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795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2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