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学校教育对学生弱势群体生成的实然影响和应然态度

发布时间:2018-04-28 18:10

  本文选题:学生弱势群体 + 生成 ; 参考:《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摘要】:在学校场域中存在着因为各种原因形成的在教育资源分配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群体。学校教育通过教育分流、教育过程中的贴标签行为以及课程内容编码方式的筛选等环节促成了学生弱势群体的生成。关爱学生弱势群体不仅彰显了学校教育的道德意蕴,也符合社会繁荣稳定的需要。从社会契约的角度看,关爱学生弱势群体更是学校教育应该承担的义务。
[Abstract]:In the school field, there exists a group of students in a weak position in 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various reasons. School educ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generation of students' disadvantaged groups through educational diversion, labeling behavior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and the selection of course content coding methods. Caring for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students not only shows the moral meaning of school education, but also meets the needs of social prosperity and st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tract, caring for the disadvantaged groups of students is the obligation of school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0SJB880038)
【分类号】:G4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友华;方长春;;社会分层与教育分流——一项对义务教育阶段“划区就近入学”等制度安排公平性的实证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2 杨四耕;教育与道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3期

3 周利敏;谢小平;;符码实践中的权力逻辑:教育不平等的新解释模型——基于对伯恩斯坦符码理论的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迅;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基础[D];湖南大学;2008年

2 胡红梅;理解教育视野下“弱势学生”发展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巴能强;戈德尔的市场自由道德理论评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熊川武;论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态度的转变——以“理解教育”的实验与推广为例[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09期

3 高良,古良琴;自我形象教育:建构学生道德人格的基础[J];班主任;2002年07期

4 邱克;后进生教育转化中几种思维方式的应用[J];班主任;2002年08期

5 高琪,张锐;质疑“后进生”及其转化[J];班主任;2002年11期

6 梁建中,余会莲;后进生是如何被“边缘化”的[J];班主任;2004年03期

7 邹亨昌;老师,请不要制造后进生[J];班主任;2005年07期

8 翟春凤;走出个人主义的认识误区[J];道德与文明;1998年01期

9 夏勇;哈哈镜前的端详——哲学权利与本土主义[J];读书;2002年06期

10 吕新雨;《铁西区》:历史与阶级意识[J];读书;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曹正善;教育智慧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亮;教育学的“实践”关怀[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沈嘉祺;论道德情感的生成与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险峰;教育文本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艳;后现代教育理念下教师个体专业化的发展取向[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汤艳;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薛睿;理解教育与职业中学新生的英语教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宁玉霞;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差异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仕红;探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及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黄琳;学习困难学生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罗秋明;“言说”与“倾听”的教育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丁江林;中学生学业不良问题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吴学文;新形势下“后进生”管理工作的若干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秦晓玲;社会排斥与自我内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际娥;;“生成”不是冷漠的借口[J];人民教育;2007年08期

2 周振德;;教师的责任[J];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15期

3 李瑞英;;谈语文教学中关爱教育的实施[J];教育与职业;2005年33期

4 刘劲松;刘祥麟;;谈中小学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39期

5 林湘;;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观香港老师上课有感[J];小学青年教师(数学版);2006年12期

6 焦新红;张绍峰;;爱 需要表达[J];中国体卫艺教育;2009年09期

7 邬琦姝;;我看班主任工作[J];科技信息;2009年36期

8 陆梓华;;调查:4种老师学生不欢迎[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年Z1期

9 张国文;;老师要成为学生的“课星”[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年05期

10 胡超庆;;化作春风更护花[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盛书;;关爱学生是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2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王万章;崔学勤;王路;;老年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4 李小林;;关爱学生对健全学生人格发展的作用[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5 叶金花;;浅谈学校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A];浙江省推广发展健康促进学校项目论文集[C];2005年

6 张晓东;;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之我见[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李冠锐;;走进学生的心灵,关爱学生的成长[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8 李春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缪鸿;;生成——在超越中演绎精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钱霞;;英语课堂的生成≈学生思维的创新——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依群;关爱学生:为他们的生命护航[N];淮南日报;2005年

2 秭归县泄滩中学 王辉富;关爱学生从心开始[N];宜昌日报;2005年

3 ;关爱学生 首先关爱学生健康[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4 杨万国 张仁焱;以人为本关爱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河南省义马市教师进修学校 康振宇;关爱学生的“缺点”[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辛江中心小学 凌峰;真心关爱学生 用爱铸就师魂[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陈继业 秦续俊 葛蓉;依维柯:用自己的方式关爱学生[N];中国交通报;2004年

8 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所 凌兆福;学校教育应以“大学业”为中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周润智;健全的学校教育[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张耕山;加大学校教育力度[N];江西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明工;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生成论[D];四川大学;2005年

2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史根林;名校论[D];苏州大学;2007年

4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易丽;学校转型中的新文化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贾福生;流动中的生命[D];河南大学;2005年

9 赵彦俊;“实习支教生”实践性知识生成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刘洪艳;当代历史文化视野中的吕剧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晶;加强家校合作 构建和谐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润娥;兰州市普通高中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连英;20世纪初到30年代中期察哈尔地区的学校教育[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左东芳;农村初中家校合作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孙敏;学校教育中保护小学生人格权的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范文;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关玉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关系[D];南昌大学;2008年

10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816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816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8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