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高中生学校社会行为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08 13:36

  本文选题:社会行为 + 精神卫生 ; 参考:《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高中生学校社会行为现状,为高中生不良适应行为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学校社会行为量表,对整群随机抽取的长沙和湘谭地区8所高级中学1 340名高中生的学校社会行为进行研究。结果高中生性别、年级、学校类型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的多元主效应显著;3个反社会行为维度在3个社会能力维度的不同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中生社会能力内部和反社会行为内部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能力和反社会行为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应根据高中生学校适应行为的关系及特点采取干预措施,提高高中生社会适应能力。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ocial behavior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terven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bad adaptive behavior. Methods the school social behavior of 1340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8 senior middle schools in Changsha and Xiangtan was studied by school social behavior scale.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among gender, grade and school type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u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multivariate main effects among gender, grade and school type, 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ree dimensions of antisocial behavior in different levels of social competence.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ability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cial ability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Conclusion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daptive behavior to improve their social adaptability.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DBA100199)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JK08BXL003)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少梅;徐涛;王雁;朱广瑾;;学校-社会行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年07期

2 张燕贞;刘西瑞;郑希付;;中学生学习动力适应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3 周晖;张豹;谭锐;黄鸣鹤;;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的初步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4 汤万杰;王钢;张大均;;高中生适应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12期

5 李冬梅;雷雳;邹泓;;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宗爱东,李丹;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9期

7 Sue Bailey;俞晓歆;;西方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问题[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庞丽娟;陈琴;姜勇;;幼儿社会行为各维度的内部及相互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9 杨阿丽;方晓义;李辉;蔺秀云;刘倩倩;;云南省中小学生师生关系发展特点及对学校适应的预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2期

10 聂衍刚;林崇德;郑雪;丁莉;彭以松;;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与大五人格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磊;;大学生对弱势青少年群体态度的调查研究——兼论弱势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邹泓;李彩娜;;中学生的学业行为及其与人格、师生关系的相关[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魏勇刚;王子鉴;李红;;主观价值判断对学前儿童捐赠行为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杨波;赵军;龙长青;李艳军;;油菜种植农户种子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以荆州地区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11期

5 刘艳;邹泓;;中学生的情绪智力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毕有余;赵晓杰;;升学准备:促进中学生学校适应的重要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蒋洁;聂衍刚;王晓敏;;青少年社会适应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8 姜玉华;;浅谈怎样消除幼儿间的“消极行为”[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3期

9 郑溪璐;;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其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10 李秀丽;;当前中国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关注的主要问题[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2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3 庄学敏;投资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宋晓琴;初中生问题行为影响因素及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古秀蓉;理解情境:走近幼儿的伦理视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益梦;人格、气质、宿舍气氛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萍萍;青少年人际压力、人际自我效能感与社交适应行为的关系[D];广州大学;2010年

3 陈雪;青少年的情绪智力及其对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章燕;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及其心理社会因素预测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5 晁粉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文江;3-5岁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现状及家庭培养[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英;高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内在机制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9年

8 甘秀英;青少年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D];广州大学;2009年

9 杨安;青少年元认知、大五人格特质与学习适应行为的关系[D];广州大学;2009年

10 杨柳;外来工子女初中生心理弹性的结构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闻戈;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陈建文,王滔;关于社会适应的心理机制、结构与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3 聂衍刚;郑雪;万华;丁莉;;社会适应行为的结构与理论模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赵小菲,张秋水,单友荷,张惠开,郭兰婷;儿童社会适应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戴育红;小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J];教育导刊;1997年01期

6 李冬梅;雷雳;邹泓;;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的特征及影响因素[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丁芳;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8 宗爱东,李丹;2岁儿童亲社会行为及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依恋的关系[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9期

9 孟四清;当代中学生适应不良行为的调查分析及教育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张雪娇;赵亚茹;;聋哑儿童智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聂衍刚;青少年社会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海燕;初二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与自我价值感及成就目标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你不饿吗?[J];意林(少年版);2010年02期

2 钟慧笑;;为了草原花更美——记全国优秀教师特木尔[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3 王立腾;;主题班会[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0年01期

4 李显波;;他能成功吗[J];故事家(微型经典故事);2010年01期

5 邹忠民;;少女嫣红[J];星火;2010年01期

6 张志英;;浅议英语总复习的方法[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7 姜致远;;地位低下的校长[J];意林(原创版);2010年01期

8 苏薇;;本期话题:留学美国(1)[J];美文(下半月);2010年01期

9 肖海洋;;语文,我人生的出口[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0年01期

10 海里斯·布里奇斯;;你很重要[J];教师博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曾艳丽;苏玲;吉丽婷;孟令鹏;郑世钧;;C_4H_4S与XY(X,Y=F,Cl,Br)中卤键性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李永华;宋治远;舒茂琴;胡厚源;刘建平;仝识非;钟理;冉擘力;张倩;柴红;;房间隔缺损患者经导管堵闭术后早期心电图变化及意义[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3 侯传举;邓东安;朱鲜阳;;多发房间隔缺损经胸超声心动图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比研究[A];第12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刊[C];2010年

4 李政文;;基于语料库的“admit”的对比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5 李成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总结和发展构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杨坤;王伟伟;;将责任感“培植”学生心田——探索德育创新模式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7 苏娟;;论开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意义[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饶丽君;;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实施方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湖北建始一中课题组;张传玖;;“心理健康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课题工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苏;厦门马拉松赛:吸取教训严防作弊行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本报记者 孙立极 王平;门开了,门槛还很高[N];人民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孙立极 王平;门开了,门槛还很高[N];人民日报;2011年

4 记者 胡苏;厦门马拉松赛:吸取教训严防作弊行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记者 张琳楠;以幸福带民生提升百姓幸福指数[N];汕头日报;2011年

6 王财贵;与经典有约[N];光明日报;2011年

7 记者 邱s,

本文编号:1861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1861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4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