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自卑感的干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7 22:59
【摘要】:目的:本研究在总结了国内外对自卑感问题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8名具有自卑感问题的大学生被试进行干预,从而检验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自卑感干预效果的有效性。此外,本研究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自卑感问题的背后心理机制以及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原理对解决大学生自卑感问题起到关键的作用,为自卑感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干预思路以及临床实践经验。方法:本研究通过《自卑感量表》和专家小组评估等对被试进行筛选,最终确定8名具有自卑感问题的大学生作为实验研究的被试。同时,运用元认知干预技术对被试进行系统干预,采用小样本多基线的实验设计,对比干预前后及回访时被试的社交主观满意度和典型情境下被试的情绪体验强度的变化。同时通过比对《自卑感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实验前后的分数变化,来证明元认知干预技术对大学生自卑感问题干预的有效性。结果:8名被试在经过干预后,《自卑感量表》的总均分明显下降,均高于入组标准;《焦虑自评量表》的干预后得分也明显下降,焦虑值降低;被试的社交主观满意度和典型情境下被试的情绪体验强度的分数也明显发生变化,显示干预有效。同时对8名被试分别进行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回访,基本上不存在复发问题。结论:通过元认知干预技术的系统干预,大学生自卑感问题可得到有效地解决,同时在研究中发现,自卑感问题的本质实际上是一种潜意识的条件性情绪反应,需要认识到知识和情绪对解决自卑感的重要意义,同时培养被试的元认知智慧和塑造优秀的个性品质能够有效地防止被试的问题复发。
【图文】:

示意图,症状,示意图,消极情绪


断求助者的症状让求助者意识到知识和情绪的重要性,纠正求助者脑中的错误认知,帮助完善求助者的知识系统。告知求助者面临问题时采取的做法正确与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帮助求助者补充缺乏的知识,如当与人交往时,与男女同学之间可以聊的话题有哪些等。和求助者建立共同的咨询目标,增强求助者对于咨询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最后,让求助者明白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的本质核心,最重要的是让求助者明白自卑心理问题形成的关键在于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当自卑的相关情境与求助者的焦虑、担心等消极情绪建立联结,所以当遇到这种甚至是相似的自卑情境时,它的潜意识条件性情绪反应会自动地出现,最后症状不断扩大形成自卑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当求助者面对相似的自卑情境(S)时,,会同时自动地产生焦虑等消极情绪(E)、消极认知、消极行为等各种消极的综合反应(R),而这种条件反射是以情绪体验为主要内容,同时也会在产生反射性情绪体验的同时,引起相应的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当一个人情绪异常的时候,其认知也就很难保持正常,求助者又会对这些消极的反应进行自我认知评价,形成消极的“我不行”“我很差”的认知评价性情绪(E’),这种消极情绪会再次强化求助者的消极情绪,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问题不断复杂化,形成恶性循环,影响自己的生活。具体如图(图 3.1)所示:

变化图,因子得分,变化图,信心


图 4.1 8 名被试干预前、干预后和三个月回访时的因子得分变化图Fig.4.1 The change of factor score of 8 subjects before intervention, after intervention and threturn visit.例如,被试A的自敬因子得分由2.57升至3.86,社交信心因子得分由2.50升外表因子得分由 2.20 升至 3.80;被试 B 的社交信心因子得分由 1.80 升至 4.00的自敬因子得分由 1.86 升至 4.14,外表因子得分由 1.60 升至 4.20;被试 D 的因子得分由 1.92 升至 4.42,被试 E 的自敬因子得分由 1.71 升至 4.20;被试 F子得分由 1.80 升至 4.20;被试 G 的社交信心因子得分由 2.08 升至 4.08;被试信心因子得分由 1.83 升至 4.33。4.1.2 焦虑自评量表测量结果表 4.4 表示的是 8 名被试干预前、干预后以及干预结束后三个月再次测量焦虑自评量表的测试得分情况。从表 4.4 的得分情况可以知道,在经过元认知的系统干预后,再次对 8 名被试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测量,8 名被试虑值在干预后的得分均小于 50 分,且减分率均≥50%,说明干预的效果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洪源;;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与学生人格的高效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22期

2 刘刚;杜彦杰;;大学生自卑心理危机与认知干预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1期

3 饶婉宜;田迎春;叶晶;郭翠霞;王小飞;王善仪;;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09年33期

4 崔永华;张茂泉;;趣味田径游戏对自卑心理治疗的效能性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王爱民;金洪源;刘勇;;心理干预实验中的单个或少量被试小样本实验设计[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吴霞;赵晋湘;邓庆华;杨学峰;;大学生自卑心理分析与心理调试浅谈[J];实用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7 杨丽珠,张丽华;论自尊的心理意义[J];心理学探新;2003年04期

8 于天红;大学生自卑心理成因及其自信心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9 张海钟;高师专科生自卑感与自信心的来源因子调查分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张继如;大学生自卑心理及其对策[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佳川;体育锻炼对降低大学生自卑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高奇;医科大学生自卑心理实证研究与干预[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邱钱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介入大学生就业自卑心理的个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3 洪锐锋;大学生自卑感及其催眠干预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4 梁晶;大学生自动化思维、自卑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蒙家宏;大学生自卑心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雅静;大学生自卑感及其与自我归因、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84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684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f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