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以及人格特征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6 11:57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人际交往对我们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个人丰富人生、成功事业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以网络为媒介的交往方式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新的发展形势下,网络人际交往已经成为人们不可避免的一个话题。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他们不仅充当着主力军的角色,同时更是一些新技术与传播方式的积极倡导者,但是大学生群体由于年龄较轻或者社会经验欠缺等问题,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类人群。所以了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基本情况以及与人格因素的相关分析探讨,不仅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良性循环,同时也为网络媒介建设良好的网络人际交往环境提供了参考性的资料。 本文采用实证性的研究方法,向三百名大学生发放了问卷,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基本情况和与个人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情况基本呈现良好状态,但是并不排除有个别个体在进行交往中行为上存在一些偏差,积极倡导培养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人际交往意识仍尤为重要。与之前的研究相比,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在内容上已经不仅限于信息的交流,网络物质交往内容已初见端倪。大学生群体承认过多的网络人际交往会对自身带来负面影响,但是他们也认同网络人际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网络人际交往不一定会减弱他们与熟人间的亲密程度,因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还是现实中熟悉的人。根据特质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和调查的结果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与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某种相关性联系,不同人格的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具体行为,但是这种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影响不能完全决定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行为,分析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行为的成因还应该从多方面考虑与分析。 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从学校教育与大学生自律以及网络媒介人际交往良性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提供给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合理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44;G645
本文编号:2782362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44;G6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娉;;微博风向标[J];世界博览;2010年04期
2 王晓云;;大学生网络交往中人际吸引因素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3 马晓玲;;QQ传播模式及特性探析[J];东南传播;2008年04期
4 李薇菡;网络交往对青少年心理产生的负面影响与对策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05期
5 能向群;;SNS:网络人际传播的现实化回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马宁;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机制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7 聂衍刚;蒋佩;吴宇驹;陈少华;;青少年网络交往行为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年06期
8 何仕;;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研究[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季好;;网络时代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6期
10 黄少华;;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82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782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