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建设新模式探析

发布时间:2020-12-10 19:25
  资源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决定了信息化的水平,成为推动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关键要素。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对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不同领域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总结了目前资源共建共享的两种途径,同时指出了资源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结合《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互联网+"时代特点,对"互联网+"时代资源的变化和资源建设的新模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的互联网化、生成性、多元化等特点,并提出了新的资源观;探讨了以市场为主导的资源建设机制,多主体参与的教育资源建设和服务模式以及相应的技术支撑和政策保障体系建立,为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真正实现大资源服务模式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电化教育研究. 2020年07期 第48-54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互联网+”时代教育资源建设新模式探析


“互联网+”时代资源新特点

资源观,互联网


第一,从资源类型上由传统的静态客观知识转变为动态的生成性内容。以往教学资源的建设都是在课程开始之前完成,资源的职能更多地放在内容呈现上。而在互联网环境中,大量伴随式采集和实时分析产生的教育数据已成为数字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灵感、观点以及讨论的内容等都将成为生成性资源。第二,在资源形式上由单一固定的形式转变为多元化的形态,显示出融合化的特征。互联网环境中资源不仅是内容,还包括过程性数据、虚拟仿真环境以及认知工具等。这些资源交织在一起,呈现融合的特征,既包括不同形式的融合,也包括内容和过程数据的融合。

教育资源,机制,市场调节,资源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需求的多元化、网络文化理念的侵入、技术的不断革新等诸多要素共同催生了我国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的新动向和新机制,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由无序的状态逐渐走向市场调节的状态。如图3所示,信息化1.0时代资源建设从机构内部“小范围、无规则、持续性差”的无序状态,经过机构之间“范围广、有规则、有一定持续性”的状态,最终走向信息化2.0市场调节阶段,形成“范围广、有规则、有机制、持续性强”的状态。(二)多主体参与的资源建设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三位一体的教育供给侧改革[J]. 冯晓英,王瑞雪,曹洁婷,黄洛颖.  电化教育研究. 2020(04)
[2]联通主义:“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J]. 王志军,陈丽.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8)
[3]“互联网+教育”的知识观:知识回归与知识进化[J]. 陈丽,逯行,郑勤华.  中国远程教育. 2019(07)
[4]人工智能2.0与教育的发展[J]. 潘云鹤.  中国远程教育. 2018(05)
[5]数字教育资源的供给模式、分类框架及发展对策[J]. 柯清超,王朋利,张洁琪.  电化教育研究. 2018(03)
[6]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模式与现实挑战[J]. 杨现民,李新,吴焕庆,赵可云.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7(02)
[7]区块链:以技术推动教育的开放和公信[J]. 李青,张鑫.  远程教育杂志. 2017(01)
[8]资源建设新形态:虚拟仿真资源的内涵与设计框架[J]. 王娟,陈瑶.  中国电化教育. 2016(12)
[9]智慧环境下的学习资源建设研究[J]. 郑旭东,杨现民,岳婷燕.  现代教育技术. 2015(04)



本文编号:2909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909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d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