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获得感的理论内涵、结构模型与生成机理
发布时间:2020-12-22 12:46
基于"用户体验"的教育获得感强调学生对教育服务质量的感知,是衡量学生是否"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重要标尺。建构教育获得感理论体系的主旨在于回答其"是什么感","有哪些感","如何获得此感"。学生的教育获得感是其在知识获取、能力发展、人格成长和社会融入等多方面因有所获而产生的积极情感。教育获得感的理论体系是由感知主体、供给客体、内容维度和保障机制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感知内容上呈现为学习、心理、社会、身体和成长共五个维度的获得感。学生教育获得感的生成是多因素协同,由"期望-满足-认同"的内生机理和"期望-整合-反馈"的外生机理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教育获得感的理论要素及其关系
学生心理维度的获得感是其在学校教育和生活环境下对自身心理变化、心智发展的感知,可以通过各种测评量表,从学生的生活目标感、自我意识、个性品质、情绪情感、意志力等方面加以认识。学生社会维度的获得感是其在学校生活、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感受,良好的学校归属感、班级氛围、社会关系和公平程度等会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获得感,在诸多社会关系中,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关怀、鼓励以及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更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安全感、幸福感。学生身体维度的获得感是其对健康与疾病、饮食状况、体育锻炼、学习与生活便利性的感知,良好的生活方式、充足的体育锻炼、完备的活动设施等能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获得感。学生成长维度的获得感是其对自身独立性、发展性和自我实现水平的感知,这是其教育获得的核心所在。尊重、平等、参与的校园氛围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这一维度的具体衡量指标包括成就动机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社会参与意愿等。成长既包括对已有机会与能力的把握,也包括对未来可能性的乐观预期,学生成长维度的获得感是其今后不断发展、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的内生动力。此外,该模型认为学生的家庭、生活社区,宏观层面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教育获得感。学生教育获得感的五维模型可在后续测量和实证研究中加以验证和完善,其具体测量指标可根据学校类型和学生学段的不同作适应性修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随迁子女后义务阶段教育获得感的阐释与思考——基于34个访谈样本的扎根研究[J]. 瞿晓理.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7)
[2]人民获得感的时序比较——基于中国城乡社会治理数据的实证分析[J]. 文宏,刘志鹏. 社会科学. 2018(03)
[3]学生获得感研究综述[J]. 张梦皙. 教育科学论坛. 2017(32)
[4]优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与追求[J]. 张笑恺,陈兴中,向晏平,李毅,樊富珉,邱华,张文川,李秦,张平福. 教育科学论坛. 2017(32)
[5]获得感是社会发展最优衡量标准——兼评其与幸福感、包容性发展的区别与联系[J]. 郑风田,陈思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2)
[6]基于“获得感”思想的教育改革[J]. 刘继青.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2931793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20年08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教育获得感的理论要素及其关系
学生心理维度的获得感是其在学校教育和生活环境下对自身心理变化、心智发展的感知,可以通过各种测评量表,从学生的生活目标感、自我意识、个性品质、情绪情感、意志力等方面加以认识。学生社会维度的获得感是其在学校生活、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感受,良好的学校归属感、班级氛围、社会关系和公平程度等会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获得感,在诸多社会关系中,师生关系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关怀、鼓励以及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更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安全感、幸福感。学生身体维度的获得感是其对健康与疾病、饮食状况、体育锻炼、学习与生活便利性的感知,良好的生活方式、充足的体育锻炼、完备的活动设施等能提升学生这方面的获得感。学生成长维度的获得感是其对自身独立性、发展性和自我实现水平的感知,这是其教育获得的核心所在。尊重、平等、参与的校园氛围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这一维度的具体衡量指标包括成就动机水平、能力发展状况、学生的创造性、独立性以及社会参与意愿等。成长既包括对已有机会与能力的把握,也包括对未来可能性的乐观预期,学生成长维度的获得感是其今后不断发展、参与社会、贡献社会的内生动力。此外,该模型认为学生的家庭、生活社区,宏观层面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尤其是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教育获得感。学生教育获得感的五维模型可在后续测量和实证研究中加以验证和完善,其具体测量指标可根据学校类型和学生学段的不同作适应性修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随迁子女后义务阶段教育获得感的阐释与思考——基于34个访谈样本的扎根研究[J]. 瞿晓理.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7)
[2]人民获得感的时序比较——基于中国城乡社会治理数据的实证分析[J]. 文宏,刘志鹏. 社会科学. 2018(03)
[3]学生获得感研究综述[J]. 张梦皙. 教育科学论坛. 2017(32)
[4]优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与追求[J]. 张笑恺,陈兴中,向晏平,李毅,樊富珉,邱华,张文川,李秦,张平福. 教育科学论坛. 2017(32)
[5]获得感是社会发展最优衡量标准——兼评其与幸福感、包容性发展的区别与联系[J]. 郑风田,陈思宇.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7(02)
[6]基于“获得感”思想的教育改革[J]. 刘继青.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1)
本文编号:2931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931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