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者教育研究方法使用的基本特征与启示——基于《美国教育研究期刊》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1 17:29
教育研究界十分重视研究方法使用的规范性和严谨性。1999-2018年间发表于《美国教育研究期刊》的684篇实证文章,以量化研究为主导,数据收集方式多样,描述统计和质性解释是基础分析技术,不同主题的主导研究方法具有差异。从纵向历史看,20年来,实验研究占比明显增长,案例研究占比下降;量化数据收集方式增幅明显,质性数据收集方式占比缩小;篇均数据分析技术使用增加,分析技术呈现多样化特征。期刊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勾勒出教育研究范式争论和宏观决策对研究界的影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技术呈现出教育研究方法的精进与沉淀。在加强教育科学研究背景下,我国教育研究应以研究方法突破为重要契机,加快整合各级各类教育数据库,革新高校研究方法课程建设。
【文章来源】:外国教育研究. 2020,47(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1999-2018年AERJ论文研究方法使用的变化趋势
教学主题的论文中,实验研究是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其次为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混合研究,不同类型的质性研究较为分散。与此相对应,通过实验组/对照组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是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访谈、文本、观察构成资料收集的重要补充方式。在数据分析技术方面,描述统计、编码、质性解释、相关分析、回归模型是主要的分析技术。2. 教师主题。
克雷斯韦尔(Creswell)强调不同的研究设计具有不同的探究程序,他将研究设计分为量化取向、质性取向和混合取向三种,并指出量化和质性研究并非对立,三种研究设计分别包含不同的具体探究过程。量化研究旨在检验变量间的关系以检验客观理论;质性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观,旨在探索和理解个人或群体归因于社会或人类问题的含义;混合研究方法立足实用主义知识观,收集量化和质性数据,整合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23]3. 研究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科学的追求: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百年朝圣之旅[J]. 曾荣光,叶菊艳,罗云.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0(01)
[2]迎接高质量教育科学研究新时代[J]. 袁振国. 教育研究. 2019(11)
[3]教育数据开放研究与实践现状述评[J]. 李青,王海兰. 中国远程教育. 2019(11)
[4]寻找实证研究的意义:比较—历史视域中的实证主义之争[J]. 曾荣光,罗云,叶菊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8(03)
[5]工程教育研究期刊国际比较——基于国内外三种工程教育研究期刊的实证研究[J]. 任令涛,刘小雪,李小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4)
[6]中外教育研究方法比较——基于国内外九种教育研究期刊的实证分析[J]. 陆根书,刘萍,陈晨,刘琰. 高等教育研究. 2016(10)
[7]教育研究科学化:限度与突破[J]. 范涌峰,宋乃庆. 教育研究. 2016(01)
[8]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基于2005—2014年379篇博士论文的研究[J]. 童星.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9)
[9]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学科在社会科学中的影响力分析——以《中国社会科学》刊发的教育学术论文为例[J]. 曾天山,滕瀚. 教育研究. 2013(04)
[10]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J]. 姚计海,王喜雪. 教育研究. 2013(03)
本文编号:2991592
【文章来源】:外国教育研究. 2020,47(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6 页
【部分图文】:
1999-2018年AERJ论文研究方法使用的变化趋势
教学主题的论文中,实验研究是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其次为调查研究、案例研究和混合研究,不同类型的质性研究较为分散。与此相对应,通过实验组/对照组的方式收集研究数据是主要的数据收集方式,访谈、文本、观察构成资料收集的重要补充方式。在数据分析技术方面,描述统计、编码、质性解释、相关分析、回归模型是主要的分析技术。2. 教师主题。
克雷斯韦尔(Creswell)强调不同的研究设计具有不同的探究程序,他将研究设计分为量化取向、质性取向和混合取向三种,并指出量化和质性研究并非对立,三种研究设计分别包含不同的具体探究过程。量化研究旨在检验变量间的关系以检验客观理论;质性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知识观,旨在探索和理解个人或群体归因于社会或人类问题的含义;混合研究方法立足实用主义知识观,收集量化和质性数据,整合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23]3. 研究设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科学的追求: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百年朝圣之旅[J]. 曾荣光,叶菊艳,罗云.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0(01)
[2]迎接高质量教育科学研究新时代[J]. 袁振国. 教育研究. 2019(11)
[3]教育数据开放研究与实践现状述评[J]. 李青,王海兰. 中国远程教育. 2019(11)
[4]寻找实证研究的意义:比较—历史视域中的实证主义之争[J]. 曾荣光,罗云,叶菊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8(03)
[5]工程教育研究期刊国际比较——基于国内外三种工程教育研究期刊的实证研究[J]. 任令涛,刘小雪,李小娥.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4)
[6]中外教育研究方法比较——基于国内外九种教育研究期刊的实证分析[J]. 陆根书,刘萍,陈晨,刘琰. 高等教育研究. 2016(10)
[7]教育研究科学化:限度与突破[J]. 范涌峰,宋乃庆. 教育研究. 2016(01)
[8]我国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变化趋势——基于2005—2014年379篇博士论文的研究[J]. 童星. 中国高教研究. 2015(09)
[9]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学科在社会科学中的影响力分析——以《中国社会科学》刊发的教育学术论文为例[J]. 曾天山,滕瀚. 教育研究. 2013(04)
[10]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分析与反思[J]. 姚计海,王喜雪. 教育研究. 2013(03)
本文编号:2991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99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