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质量观的演变逻辑与价值旨趣——基于教育政策的审思

发布时间:2021-02-12 11:06
  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教育质量的看法和认识。教育政策与方针作为反映教育质量观的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质量观的动态发展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政策与方针的演变标志着我国教育质量观的追求指向:从上层建筑、生产力到以人为本;从偏重知识、注重能力到综合发展;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等。教育质量观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忽视了教育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偏离了教育的本真。教育质量观的应然价值旨趣在于:关注教育本体,回到教育事情本身;尊重人性、回归"人";追求德性,实现幸福。 

【文章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40(1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质量观的内涵探析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质量观的演变逻辑
    (一)教育质量观的价值理念:从政治为主、经济优先到以人为本
    (二)教育质量观的内在要求:从侧重知识、注重能力到全面发展
    (三)教育质量观的评价体系:从单一化到多元化
三、教育质量观应然的价值旨趣
    (一)教育质量观的本质追求:关注教育本体,回到教育事情本身
    (二)教育质量观的价值旨归:尊重人性,回归“人”
    (三)教育质量观的德性需求:追求卓越,实现幸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何为回到教育事情本身[J]. 金生鈜.  高等教育研究. 2015(03)
[2]从“培养目标”到“质量目标”——“教育质量”观发展演变的一种趋势[J]. 王国明.  当代教育科学. 2012(19)
[3]教育质量观的内涵、演进与启示[J]. 魏宏聚.  教育导刊. 2010(01)
[4]教育何以能关涉人的幸福[J]. 扈中平.  教育研究. 2008(11)
[5]教育目的应定位于培养“人”[J]. 扈中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03)
[6]追求卓越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些理论的探讨与东方的观点[J]. 李荣安.  比较教育研究. 2000(03)
[7]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J].   人民教育. 1998(01)
[8]教育质量的概念分析[J]. 朱益明.  比较教育研究. 1996(05)
[9]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J].   人民教育. 1994(10)
[10]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J].   江西教育. 1984(02)



本文编号:3030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030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7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