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清代南阳地区府州县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3 22:24
  清代是我国古代官学教育发展的集大成时期和总结时期。清代官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地方官学涵盖范围较广,而府州县学则是地方官学体系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与发展对我国古代基层地方教化的推广以及文化的繁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清代南阳府隶属于河南省,地处豫西南,独特的盆地地理环境和保守的区域文化,使其地方官学教育虽不如开封府祥符地区那么发达,但比较其他府州,则更加能够体现局部地区教育发展的稳定性和倾向性。南阳地方府州县学是在继承前朝教育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各方面规制更加成熟完备。在朝廷的推动和地方支持下,南阳府所辖地区皆有官学设置,官学的延续和发展更得益于南阳一地各阶层的参与和支持,其官学发展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清代河南一省、甚至当时中国普通地区教育的发展情况。清代南阳各地区官学教育各具特点,且成就巨大,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对地方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随着地方官学教育在基层数百年来的长线发展,无论是在提升地方文化教育水平,基层人才的培养,还是在社会风气、风俗的变迁中,都有着相当积极的建树。从自然地理环境视角来看,南阳深处内地,封闭的地理环境,使这里的经济、思想和文...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清代南阳地区府州县学研究


顺治《河南通志》:南阳府图

地方学,大型建筑群,国子监,方位


图 2:清代新野县学[1](左庙右学布局)Figure 1 The Qing dynasty Xiye county school归其原因如下:首先从建筑方位来将,学宫是集祭祀与教学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建筑群,《左传 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明清时期以左为贵,前为尊,因此文庙居于学署左侧和后侧较多,而且文庙往往是地方等级最高的建筑物,所以学署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规格都要低于文庙,显示出从属地位,并且学署部分往往建设的比较晚,大部分是在文庙部分建设完成后才陆续增建,部分建设较早的学署建筑,大多是仅建设明伦堂,以教授生徒讲学使用,从地方志建置可以看出明伦堂的建设方位较靠后,于崇圣祠之前。从清代学宫的建设顺序来讲,大多是先建设文庙部分,地方官学的范首,国家的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就是典型的左庙右学建筑模式,地方学宫也参照这种布局方式,以南阳县学为例:“顺治九年……建大成殿……康熙六年……建启圣祠、[3]

南阳,布局方式


建设顺序外加建筑禁忌,使后建的学署只能位于文庙左侧、后侧或两旁文庙作为学宫的主体部分,有着系统的建筑要求,它的主要建筑物包括、东西两庑、戟门、泮池、檑星门、启圣祠、乡贤祠、名宦祠、明伦堂筑物大多处于文庙的中轴线上,但是不同的州县,布局设置略微不同,因于建筑物建设的早晚和朝廷的陆续颁布规定。2.前庙后学和中庙旁学罗明博士在《湖南清代文教建筑研究》一文中指出:“前庙后学的布局于宋元时期学庙和学署混杂时期的一种布局方式”[2]。前庙后学的布局是裕州、叶县、舞阳三个州县,这三个州县位置相邻(参照图片 2-1)处于南阳府东北部;而中庙旁学的布局方式则为南阳县学和唐县学,这也相邻,少见的布局方式出现在相邻的州县之间,应该不只是偶然,这式一部分得益于国家并没有明文规定,另一方面在于临近州县的相互借代前为尊的习俗。下图为中庙旁学建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河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J]. 王洪瑞.  史学月刊. 2004(10)
[2]清代社学与中国古代官办初等教育体制[J]. 陈剩勇.  历史研究. 1995(06)
[3]清末河南教育状况探究[J]. 程凯,赵国权.  史学月刊. 1995(06)
[4]河南古代教育发展述略[J]. 程凯.  史学月刊. 1994(05)
[5]河南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地理环境对人思想观念的影响说起[J]. 曹雪琴.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06)
[6]明代府州县学教官选任来源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影响[J]. 郭培贵.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4)
[7]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河南经济建设的作用[J]. 陈代光,段东升.  中原地理研究. 1985(01)

博士论文
[1]明代福建府、州、县学研究[D]. 许莹莹.福建师范大学 2015
[2]湖南清代文教建筑研究[D]. 罗明.湖南大学 2014
[3]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D]. 王洪瑞.陕西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南阳地区书院研究[D]. 叶后坡.陕西师范大学 2006
[2]河南书院地理初探[D]. 王洪瑞.陕西师范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32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032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