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式转换:新技术支持下学校育人方式的系统变革
发布时间:2021-03-03 01:29
信息技术与学校工作融合是必然趋势,当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存在不少问题,既有微观教学管理的原因,也有中观的学校管理、教学评价制度的因素,还有宏观教育行政的支持不到位等多维因素。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基于新信息技术对学校育人方式进行系统变革,既包括学校育人目标、学业评价标准和方式、学校组织文化等的转变,也包括管理机制的重塑以及课堂教学结构的重组等。在这一过程中,多维的数据终端、科学的评价模型、有效的隐私保护等需要特别予以强化和保障。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20,4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困境与制约因素
(一)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学管理方式与信息化教学实践不相融合
(二)在学校办学层面,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制约着智慧校园新型实践的推进
(三)在学业评价层面,传统的知识掌握旨趣与新时代育人目标不相匹配
(四)在区域教育行政层面,传统的教育行政与信息化教育实践不相符合
二、解决之策:学校育人方式的系统变革
(一)育人目标的转化是前提:从知识掌握转向综合素质
(二)学业评价的转化是关键:从纸笔测试转向全息评价
(三)学校文化的改变是保障:从适应改革转向引领变革
(四)组织行为的重塑是核心:从常规管理走向机制创新
(五)教学方式的转化是基础:从室内课堂走向混合体验
三、强化支持:学校育人范式转化过程中的数据与隐私
(一)多维的数据终端
(二)科学的数据模型
(三)有效的隐私保护
本文编号:3060335
【文章来源】:教育发展研究. 2020,4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困境与制约因素
(一)在课堂教学层面,教学管理方式与信息化教学实践不相融合
(二)在学校办学层面,传统的学校管理方式制约着智慧校园新型实践的推进
(三)在学业评价层面,传统的知识掌握旨趣与新时代育人目标不相匹配
(四)在区域教育行政层面,传统的教育行政与信息化教育实践不相符合
二、解决之策:学校育人方式的系统变革
(一)育人目标的转化是前提:从知识掌握转向综合素质
(二)学业评价的转化是关键:从纸笔测试转向全息评价
(三)学校文化的改变是保障:从适应改革转向引领变革
(四)组织行为的重塑是核心:从常规管理走向机制创新
(五)教学方式的转化是基础:从室内课堂走向混合体验
三、强化支持:学校育人范式转化过程中的数据与隐私
(一)多维的数据终端
(二)科学的数据模型
(三)有效的隐私保护
本文编号:3060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060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