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人匮财乏:平教总会卫生教育的破冰之旅

发布时间:2021-03-04 15:49
  全国平民教育促进会以河北定县为平民教育实验区,进行了一场长达10年之久影响世界的平民教育实验,推行包括卫生健康教育在内的平民教育。在人财两无的情况下,从定县农民的食品、衣服、住房和其他普通卫生与健康状况四方面进行卫生健康状况调查为入手办法,找到了这四方面的问题导致定县平民"弱"的病根。平教会消除"弱"的办法是运用社会式、学校式和家庭式三大教育方式,全面推行卫生健康教育。使得定县农民普遍接受了新的医学观念,打破了迷信陋俗;首次建立起以县为单位的卫生健康系统;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教育理念。平教总会卫生教育之旅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忽略中医药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22(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人匮财乏:平教总会卫生教育的破冰之旅


平教会定县卫生健康调查工作示意图

示意图,途径,程序,方法


平教会设计了解决“弱”的程序、途径与方法。如图(见图2)所示,通过三大教育方式推行卫生教育,通过卫生教育消灭由调查统计找到的“弱”的根本问题。平教会根除“贫愚弱私”的手段是织成社会式、学校式和家庭式的三大教育方式的疏密相间的网,推行卫生教育;卫生教育既是教育内容,又是方法,其指向便是调查统计得来的定县平民普遍存在的“弱”。也就是说,卫生教育的实施要借助三大教育方式。晏阳初指出,社会式教育是“利用各种工具对一般农民作普通的讲演或指导”,认为“欲向一般群众及有组织的农民团体施以适当的教育,则必赖社会式”[4](P338)。其手段主要有导生传习、巡回文库、无线电广播、平民艺术、农村戏剧和编辑出版等。导生传习是训练导生彼此互相传授。1933年平教会在东建阳村设传习处51处,1934年在东建阳村、高头村、陈村进行导生传习实验研究,注重传习组织和传习内容。1935年在吴咬村等10村开办男女导生训练班,成立传习总站、传习站、传习处,完善传习组织,实施导生传习。通过训练班训练出来的导生,将训练班传授的卫生健康知识传递给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的人。陈志潜在定县举办的乡村卫生训练班,开设了消毒与清洁、简易诊断法、社会医学理论、天花预防法等浅显的卫生健康生活知识[5]。这些导生就生活在定县的底层,他们掌握到卫生健康知识,就可以传递给底层民众。还有一种角色相当于导生。平教会由各村平民学校毕业同学会选举会员一人,接受10天的卫生训练,教授种牛痘法、水井改良、运用保健药箱(内含眼疾、皮肤病药10种左右及纱布、棉花、绷带、剪刀、镊子等)、普通卫生常识、简单消毒方法,如剪指甲、洗手等课程。“医师讲授,不只注意课程的意义,并且特别注重实习表演”[2](P281)。平民学校的这些接受简单卫生保健训练的毕业生,堪称特殊导生。

系统图,系统图,农村


第二,首次建立起以县为单位的卫生健康系统。经过对卫生健康基本状况的调查,平教会了解到定县没有一所合格的医院,220村没有任何医药,252村只有当地中医自制自售的土产药材。全县人口有30‰因缺乏医药而死亡。绝大多数农民又因为缺乏卫生健康知识与习惯训练,导致环境肮脏,妇婴卫生不良,传染病流行。平教会以最经济的组织,推行最简单的卫生健康事业。构建定县卫生保健系统,适合定县,自然适用于中国各地农村的卫生保健制度。平教会为这一制度的建构提出了四项原则:“1.完全由中国人主持。2.绝无外国钱财援助。3.国内现代医生、诊所、医院非常缺乏,只有训练本地人担负责任。4.对本地人的训练,按照中国实际的需要,绝不摹仿固守西洋职业水准。”[2](P275)只有坚持这四项原则,才能保证适合于中国各地农村。经过艰苦的研究探索实验,平教会在定县建构起三级卫生保健系统[9](P317)(见图3)。平教会构建的卫生保健系统,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以县为单位的卫生保健系统,它具有花钱少,成本低,实践性强,高效低耗,易于仿效的特点。它不要求国外医生、国外资金介入,只限定在每家每户能够承担的花销范围内运作,这一思路符合中国国情,易于在信息不灵通,交通闭塞的中国农村推广。事实上,这一系统构建起来后,邻近的清苑、博野诸县就开始仿效。即使是大半个世纪后的今天,这一系统未必就失去了价值。


本文编号:3063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063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