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群际接触对老年歧视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21:20
  群际接触被认为是减少群际偏见和歧视,改善群际关系的有效手段。直接群际接触是最为有效和持久的干预方式,但是成本比较高;间接群际接触作为群际接触理论的新范式,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重视,国内对此的研究刚刚起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生儿出生率的下降,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需要年轻人的陪伴与呵护,然而,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偏见和歧视却很深刻,这不利于积极老龄化的建设。因此本研究选取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为态度对象,采用调查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直接群际接触和间接群际接触对缓解老年歧视的作用。此外,基于群际焦虑理论,本研究还将同时考察群际焦虑在群际接触与老年歧视关系中的作用。本研究共两个部分:研究一采用问卷法,以316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直接群际接触(接触数量和接触质量)对老年歧视的作用,以及群际焦虑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二采用实验法,以175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间接群际接触和接触质量对大学生老年歧视的作用,研究二为2(替代群际接触、想象群际接触)×3(积极接触、消极接触和无接触)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老年歧视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直...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群际接触对老年歧视的影响研究


图5.1接触方式与接触质量的交互作用??表5.5接触质景的事后多重比较??—?积极接触?无接触?消极接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老年歧视的概念、工具、特点与机制[J]. 江荷,蒋京川.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11)
[2]老龄化背景下青年大学生老年歧视的实证研究——以保定市HD大学为例[J]. 栾文敬,温馨.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05)
[3]间接群际接触改善群体态度的有效性:研究与启示[J]. 艾娟.  江汉学术. 2016(04)
[4]青年大学生老年歧视研究述评[J]. 栾文敬,刘静娴.  老龄科学研究. 2016(05)
[5]想象接触对大学生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影响[J]. 尧丽,于海涛,段海军,乔亲才.  心理科学. 2015(05)
[6]西方群际接触理论研究及启示[J]. 郝亚明.  民族研究. 2015(03)
[7]想象积极群际接触与群际关系改善实验研究述评[J]. 刘峰,张国礼.  心理科学. 2014(02)
[8]代际冲突与融合:老年歧视群体差异性分析与政策思考[J]. 吴帆.  广东社会科学. 2013(05)
[9]想象接触减少偏见:理论依据、实践需要与作用机制[J]. 于海涛,杨金花,张雁军,金盛华.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0)
[10]老年歧视的特点、机制与干预[J]. 姜兆萍,周宗奎.  心理科学进展. 2012(10)

硕士论文
[1]想象群际接触对内隐偏见的影响研究[D]. 钟金萍.济南大学 2016
[2]想象性群际接触、接触经验对农民工内隐偏见的影响[D]. 李艳敏.苏州大学 2012
[3]当代大学生对老年人态度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其培育研究[D]. 桂瑶瑶.南昌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698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0698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