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家庭功能与疏离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21-07-29 17:08
家庭功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能够满足家庭成员物质上的需求,并且对成员的社会性发展起激励和指导作用;自尊是个体对自我价值的感受,个体所处的实际情况与个体理想之间的比值大小代表了个体的自尊水平;疏离感是个体无法客观认识自我、没有妥当处理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无法与外界建立有效且高质的联结,由此感受到的矛盾与冲突。本研究旨在考察自尊在高中生家庭功能对疏离感的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从而为高中生、家庭、学校和社会找到改善疏离感的方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研究主要采用青少年疏离感问卷,自尊量表以及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669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高中生疏离感、自尊水平与家庭功能的现状,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研究结果如下:1高中生总体疏离感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社会疏离感程度最高,人际疏离感程度最低。高中生的社会疏离感程度在年级变量和是否走读变量上存在差异,高二年级学生的社会疏离感程度显著高于高一年级和高三年级学生,住校生的社会疏离感程度显著高于走读生学生。2高中生的自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一和高三学生的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高二学生...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疏离感的研究综述
2.1.1 疏离感的概念
2.1.2 疏离感的维度
2.1.3 疏离感的测量
2.2 家庭功能研究综述
2.2.1 家庭功能的概念
2.2.2 家庭功能的理论
2.2.3 家庭功能的测量
2.3 自尊研究综述
2.3.1 自尊的概念
2.3.2 自尊的结构
2.3.3 自尊的测量
2.4 高中生疏离感与家庭功能、自尊的关系研究
2.4.1 高中生疏离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
2.4.2 疏离感和自尊的相关研究
2.4.3 高中生家庭功能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2.4.4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构想与假设
3.1.1 研究构想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青少年疏离感问卷
3.3.2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
3.3.3 自尊量表(SES)
3.4 研究程序
3.5 数据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同源方法偏差检验
4.2 高中生家庭功能、自尊和疏离感的现状分析
4.2.1 家庭功能的总体状况
4.2.2 自尊的总体状况
4.2.3 疏离感的总体情况
4.3 高中生家庭功能、自尊和疏离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1 疏离感各维度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
4.3.2 家庭功能各维度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
4.3.3 自尊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
4.4 高中生疏离感、家庭功能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4.5 自尊的中介效应分析
4.5.1 自尊在家庭功能总的功能维度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2 自尊在问题解决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3 自尊在沟通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4 自尊在角色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5 自尊在情感反应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6 自尊在情感介入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7 自尊在行为控制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5 讨论
5.1 高中生疏离感的情况的讨论
5.1.1 高中生疏离感的现状讨论
5.1.2 高中生疏离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5.2 高中生自尊的情况
5.2.1 高中生自尊现状的分析讨论
5.2.2 高中生自尊水平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的分析讨论
5.3 高中生家庭功能的情况的讨论
5.3.1 高中生家庭功能现状的分析讨论
5.3.2 高中生家庭功能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的分析讨论
5.4 高中生疏离感、自尊、家庭功能相关的讨论
5.5 高中生自尊水平对家庭功能和疏离感中介效应的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教育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南省医学生疏离感与家庭功能、自尊的关系[J]. 李赛兰,庭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8)
[2]大学生网络疏离感与自尊、人际关系的研究[J]. 李会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05)
[3]学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与正常儿童家庭功能的比较研究[J]. 刘黎微,郑碧群,黄苑冰,杜亚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12)
[4]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同学关系的调节效应[J]. 张国华,戴必兵,雷雳. 心理学报. 2013(12)
[5]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初步修订[J]. 李荣风,徐夫真,纪林芹,张文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7)
[6]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现状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 任菲菲,张景焕.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2(02)
[7]自尊社会计量器理论的研究述评[J]. 张林,李元元.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4)
[8]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J]. 李建明,郭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9)
[9]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 东北师大学报. 2005(01)
[10]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心理学报. 2004(05)
硕士论文
[1]初中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尊的中介效应[D]. 李文倩.河北师范大学 2017
[2]大学生疏离感现状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研究[D]. 汤梦婷.武汉体育学院 2016
[3]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D]. 董松华.聊城大学 2015
[4]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家庭功能、疏离感的关系研究[D]. 汪婷婷.四川师范大学 2014
[5]大学生网络欺负现状及其与自尊、疏离感的关系研究[D]. 许秀利.扬州大学 2013
[6]医科大学学生的疏离感的现状调查研究[D]. 刘芳.西南大学 2008
[7]渝东南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调查研究[D]. 曾兴智.西南大学 2008
[8]青少年疏离感与其家庭功能、同伴接纳的关系[D]. 徐夫真.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09719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疏离感的研究综述
2.1.1 疏离感的概念
2.1.2 疏离感的维度
2.1.3 疏离感的测量
2.2 家庭功能研究综述
2.2.1 家庭功能的概念
2.2.2 家庭功能的理论
2.2.3 家庭功能的测量
2.3 自尊研究综述
2.3.1 自尊的概念
2.3.2 自尊的结构
2.3.3 自尊的测量
2.4 高中生疏离感与家庭功能、自尊的关系研究
2.4.1 高中生疏离感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
2.4.2 疏离感和自尊的相关研究
2.4.3 高中生家庭功能与自尊的相关研究
2.4.4 以往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构想与假设
3.1.1 研究构想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青少年疏离感问卷
3.3.2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
3.3.3 自尊量表(SES)
3.4 研究程序
3.5 数据处理
4 研究结果
4.1 同源方法偏差检验
4.2 高中生家庭功能、自尊和疏离感的现状分析
4.2.1 家庭功能的总体状况
4.2.2 自尊的总体状况
4.2.3 疏离感的总体情况
4.3 高中生家庭功能、自尊和疏离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4.3.1 疏离感各维度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
4.3.2 家庭功能各维度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
4.3.3 自尊的人口学特征差异分析
4.4 高中生疏离感、家庭功能与自尊的相关分析
4.5 自尊的中介效应分析
4.5.1 自尊在家庭功能总的功能维度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2 自尊在问题解决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3 自尊在沟通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4 自尊在角色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5 自尊在情感反应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6 自尊在情感介入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4.5.7 自尊在行为控制与总体疏离感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5 讨论
5.1 高中生疏离感的情况的讨论
5.1.1 高中生疏离感的现状讨论
5.1.2 高中生疏离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分析
5.2 高中生自尊的情况
5.2.1 高中生自尊现状的分析讨论
5.2.2 高中生自尊水平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的分析讨论
5.3 高中生家庭功能的情况的讨论
5.3.1 高中生家庭功能现状的分析讨论
5.3.2 高中生家庭功能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的分析讨论
5.4 高中生疏离感、自尊、家庭功能相关的讨论
5.5 高中生自尊水平对家庭功能和疏离感中介效应的讨论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教育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本人在读研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南省医学生疏离感与家庭功能、自尊的关系[J]. 李赛兰,庭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8)
[2]大学生网络疏离感与自尊、人际关系的研究[J]. 李会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05)
[3]学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与正常儿童家庭功能的比较研究[J]. 刘黎微,郑碧群,黄苑冰,杜亚松.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5(12)
[4]初中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发展及其与自尊的关系:同学关系的调节效应[J]. 张国华,戴必兵,雷雳. 心理学报. 2013(12)
[5]家庭功能评定量表的初步修订[J]. 李荣风,徐夫真,纪林芹,张文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7)
[6]大学生疏离感的发展现状及其与自尊的关系[J]. 任菲菲,张景焕.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12(02)
[7]自尊社会计量器理论的研究述评[J]. 张林,李元元.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4)
[8]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J]. 李建明,郭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9)
[9]自尊:心理健康的核心——兼谈自尊的教育意境[J]. 丛晓波,田录梅,张向葵. 东北师大学报. 2005(01)
[10]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 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 心理学报. 2004(05)
硕士论文
[1]初中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尊的中介效应[D]. 李文倩.河北师范大学 2017
[2]大学生疏离感现状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自尊的关系研究[D]. 汤梦婷.武汉体育学院 2016
[3]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疏离感的影响:心理韧性的中介效应[D]. 董松华.聊城大学 2015
[4]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与家庭功能、疏离感的关系研究[D]. 汪婷婷.四川师范大学 2014
[5]大学生网络欺负现状及其与自尊、疏离感的关系研究[D]. 许秀利.扬州大学 2013
[6]医科大学学生的疏离感的现状调查研究[D]. 刘芳.西南大学 2008
[7]渝东南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疏离感的调查研究[D]. 曾兴智.西南大学 2008
[8]青少年疏离感与其家庭功能、同伴接纳的关系[D]. 徐夫真.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09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0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