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学前儿童父母严厉管教的代际传递: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3 15:49
  目的:基于成对数据分析的主客体互倚性模型,探讨学前儿童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代际传递。方法:采用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测量610名学前儿童父母的严厉管教行为。结果:①学前儿童父亲童年期受体罚经历的普遍性显著高于母亲,但父亲和母亲童年期受心理攻击经历的普遍性不存在显著差异。母亲对孩子实施体罚和心理攻击的普遍性和频繁性均显著高于父亲。②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学前儿童父亲和母亲童年期受体罚经历显著正向预测自身当前对学前儿童实施的体罚(主体效应),同时也显著正向预测配偶当前对学前儿童实施的体罚(客体效应)。③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学前儿童父亲和母亲童年期受心理攻击经历显著正向预测当前自身对学前儿童实施的心理攻击,学前儿童母亲童年期受心理攻击经历能显著正向预测父亲当前对学前儿童实施的心理攻击,而学前儿童父亲童年期受心理攻击经历不能显著预测母亲当前对学前儿童实施的心理攻击。结论:学前儿童父母的体罚和心理攻击具有代际传递性,这种代际传递性不仅表现为明显的主体效应,而且还表现出一定的客体效应。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28(03)北大核心CSSCI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学前儿童父母严厉管教的代际传递: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的分析


父母受体罚经历对父母体罚行为的预测作用

心理,父母,攻击行为,父亲


父母心理攻击代际传递的主客体互倚性模型为饱和模型,卡方与自由度均为零。如图2所示,父亲和母亲的受心理攻击经历对自身的心理攻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并且母亲受心理攻击经历对父亲心理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父亲受心理攻击经历对母亲心理攻击行为不存在显著的作用,即学前儿童的父亲与母亲的心理攻击代际传递均存在显著的主体效应,而只有母亲的受心理攻击经历与父亲心理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客体效应。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青春发育时相与性别的调节作用[J]. 生笑笑,李静雅,牛骅,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6)
[2]父母婚姻质量与学前儿童焦虑的关系:父亲和母亲严厉管教的中介作用[J]. 宋占美,王美芳,王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1)
[3]父母体罚态度与体罚行为的关系:基于主客体互倚性模型的分析[J]. 邢雅馨,蔡赵娜,王美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8(04)
[4]初生至三岁婴幼儿父母严厉管教的基本特点[J]. 王美芳,刘宪琪,刘莉,马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5)
[5]父母严厉管教与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关系:青少年自我表露的中介作用[J]. 王美芳,许文伟,王欣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6]父母心理攻击与小学儿童焦虑的关系:儿童自尊的中介作用[J]. 王美芳,刘莉,金英娣.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02)
[7]父母心理攻击:代际传递与配偶对代际传递的调节作用[J]. 刘莉,王美芳,邢晓沛.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3)
[8]391名大学生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 陈晶琦.  中国校医. 2005(04)



本文编号:33198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198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7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