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希望课程对职高生心理健康、个人资本和学业成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06 20:24
  本研究意图设计适合职高生的希望课程,并检验该课程对职高生心理健康、个人资本和学生成绩的影响。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积极心理学和希望理论为理论框架,结合职高生心理发展特点,设计适合职高生的希望课程。第二部分: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的实验设计,在宁波市某职高学校选取六个高一班级,共207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实验组学生接受每周一次,一次40分钟,共15周的希望感课程;控制组学生接受学校日常心理课程。课程结束后,通过量化分析和质化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希望课程对职高生心理健康、个人资本和学业成绩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1)实验组和控制组在习得性无助感及幸福感指数量表上的后测得分都有显著性差异(F(1,206)=7.761,p<0.01;F(1,206)=6.739,p<0.01);(2)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希望感、复原力和人际关系量表上的后测得分都有显著性差异(F(1,206)=11.518,p<0.01;F(1,206)=5.142,p<0.05;t=2.40,p<0.05)(3)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学业成绩上的后测得分有显著性差异(F(1,206...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前言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希望及希望理论
        1.1.1 希望
        1.1.2 希望理论
        1.1.3 希望理论的应用
    1.2 心理健康
        1.2.1 心理健康的含义
        1.2.2 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1.3 个人资本
        1.3.1 个人资本的含义及结构
        1.3.2 个人资本与希望感
    1.4 学业成绩
        1.4.1 学业成绩的测量
        1.4.2 学业成绩与希望感
    1.5 问题提出
    1.6 研究目的
    1.7 研究意义
2 研究设计与课程设计
    2.1 研究设计
        2.1.1 研究内容
        2.1.2 研究假设
        2.1.3 研究方法
        2.1.4 研究工具
        2.1.5 问卷的施测
        2.1.6 统计方法
    2.2 课程设计
        2.2.1 希望课程的理论框架
        2.2.2 希望课程的实施
        2.2.3 希望课程简介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量化结果的分析
        3.1.1 希望课程与心理健康
        3.1.2 希望课程与个人资本
        3.1.3 希望课程与学业成绩
        3.1.4 希望课程与目标导向动机
    3.2
        3.2.1《课程回馈单》效果分析
        3.2.2《课程总回馈单》效果分析
        3.2.3 访谈录音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4.1 希望课程与心理健康
    4.2 希望课程与个人资本
    4.3 希望课程与学业成绩
    4.4 希望课程与目标导向动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实际应用建议
    5.3 本研究的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关系的研究[J]. 马姣,贾晓明,陈永生.  社会心理科学. 2016(09)
[2]中职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罗月英,王才康,闻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8)
[3]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希望的中介作用[J]. 杨丹,梁三才,吴海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2)
[4]希望和大学生学业成就的关系自尊水平的调节作用[J]. 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朱翠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11)
[5]河南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J]. 张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09)
[6]大学生希望感、自传记忆具体性与抑郁的关系[J]. 李涛,田晓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7)
[7]希望:心理学的研究述评[J]. 刘孟超,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2013(03)
[8]大学生希望水平、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 何露,朱翠英.  中国农业教育. 2012(06)
[9]青少年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窦凯,聂衍刚,王玉洁,黎建斌.  中国学校卫生. 2012(10)
[10]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徐强.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02)

硕士论文
[1]初中生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尊的中介效应[D]. 李文倩.河北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娱乐视频的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影响[D]. 张锐娟.浙江师范大学 2015
[3]大学生希望感的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自尊的关系研究[D]. 彭海霞.湖南师范大学 2014
[4]娱乐媒介干预对青少年积极情绪、个人资本及心理健康的影响[D]. 杨若翰.浙江师范大学 2014
[5]园艺疗法对高中生希望感干预研究[D]. 张艳.华东师范大学 2014
[6]希望课程对儿童希望及复原力的影响[D]. 黄晶.浙江师范大学 2012
[7]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胡玲.河北师范大学 2012
[8]中学生希望特质两种干预方案的比较研究[D]. 林蕴博.东北师范大学 2011
[9]中学生希望特质的评定及干预研究[D]. 田莉娟.河北师范大学 2008
[10]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徐坤英.西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26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26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d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