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杜威来华与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基于胡适、杜威的日记与书信

发布时间:2021-09-01 01:02
  1919年是中国现代史开端,也是中国现代学术交流制度之开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20世纪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于1919年至1921年在中国从事讲学、研究、考察两年有余,数十所高等学校和学术团体、报纸、杂志、出版社等机构参与组织,其学术活动时间之久、社会影响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于现代中国学术史上恐无出其右者。以胡适的书信和日记以及有关亲历者书信作为主要研究史料,遵循论从史出,史料互证的历史考证范式,以个人叙述观照宏大叙事,研究发现杜威来华讲学形塑了一整套学术交流机制,即著名学者策划邀请、大学与社团牵头组织、官方和民间资金支持、地方团体参与安排、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杂志社和出版社编辑出版成果的学术交流机制,成为现代中国学术交流制度之滥觞。 

【文章来源】:高教探索.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1919何以成为现代学术交流制度元年
二、现代学术交流机制的发生与发展
三、杜威讲学促成现代学术交流制度的完型
    (一)策划与邀请
    (二)组织与管理
    (三)经费筹措与分担
    (四)宣传与出版
四、余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五四时期杜威北京之行[J]. 徐瑛,周进.  北京档案. 2013(05)
[2]“五四”前后江浙地区的“杜威热”及其与江南文化的关联[J]. 邹振环.  社会科学研究. 2009(06)
[3]邀请美国教育家杜威访华的台前幕后[J]. 陈文彬.  兰州学刊. 2006(07)
[4]保尔·孟禄与中国的近代教育[J]. 阿部详,钟启泉.  外国教育资料. 1996(01)
[5]杜威在华活动年表(上)(1919年4月30日——1921年7月11日)[J]. 黎洁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5 (01)
[6]约翰·杜威对世界教育的影响[J]. A·哈利·巴森,乔有华.  外国教育研究. 1984(03)
[7]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J]. 胡绳.  历史研究. 1954(01)



本文编号:3375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375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2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