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认知行为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抑郁症通常表现为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并伴有记忆减退、思考困难、孤独、悲观、自我责备和身体不适感等,被心理界认为是“心理感冒”,表明其高发性、普遍性和可治疗、会复发的特点,但这种“心理感冒”不意味着简单、无所谓。相反,很多科研证明,抑郁患者容易引发自杀行为,相应的在自杀的人群中抑郁患者占极大比例,据国内相关资料显示,自杀人群中有50%-80%的人患有抑郁症,比一般人群高33.4倍。而在我国各类相关的调查中,当前在校大学生中有10%-2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抑。近年来,在高校中因抑郁而导致学生自杀的事件也屡见不鲜,因而对高校学生抑郁方面的研究极其必要和急迫。美术类大学生的抑郁症状的现状更为严峻,这样一个群体拥有普通大学生的一般特点,但也拥有一些美术专业有的特殊性,并且美术专业大学生这个群体也不断的扩大。然现阶段,我国有关大学生抑郁的研究中并未出现针对这样一个抑郁高发群体进行的研究,基于此,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在掌握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抑郁症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导致抑郁症状发生的因素,并实施有效的认知行为干预疗法,旨在进一步提高上海市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我国有关美术专业学生抑郁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笔者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有抑郁症状倾向的人数为370人,发生率为39.8%,抑郁程度高; (2)从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有抑郁症状评分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布特征来看,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校、城市与农村、不同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之间抑郁倾向评价SDS的F值检验不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3)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人际关系事件、学习压力事件均可降低抑郁症的发生,而家庭住址情况和与健康有关的事件因子均增加了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性。 (4)造成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抑郁症状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专业的特殊性、学习的投资和近年来的招生数量三个方面;影响上海市美术专业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人际关系冲突、健康适应因素和社会支持。 (5)通过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学生20人做的干预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前与实验后,抑郁水平的有了较大差异,而第三次的测试结果与实验后的测试结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认知行为的延迟干预效果较好。通过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美术专业学生的抑郁水平,并有一定的延迟干预效果,值得在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美术专业 大学生 抑郁症状 认知行为 干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论文摘要6-8
- Abstract8-12
- 1 前言12-17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美术专业大学生的独特性13-17
- 1.1.1 生活方式的特殊性13-14
- 1.2.2 专业的特殊性14-15
- 1.2.3 心理的特殊性15-17
- 2 文献综述17-28
- 2.1 抑郁与抑郁症17
- 2.2 有关抑郁症状的理论研究17-20
- 2.2.1 病因生物学理论18-19
- 2.2.2 归因理论19
- 2.2.3 素质——压力理论19-20
- 2.2.4 自我注意理论20
- 2.2.5 控制理论20
- 2.3 有关认知行为理论研究20-22
- 2.3.1 社会学习理论20-21
- 2.3.2 社会认知理论21
- 2.3.3 理性行为理论21-22
- 2.4 美术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相关研究22-28
- 2.4.1 心理健康的界定22
- 2.4.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现状22-24
- 2.4.2.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22-23
- 2.4.2.2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23
- 2.4.2.3 目前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研究方向23-24
- 2.4.3 美术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研究24-28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8-31
- 3.1 研究对象28
- 3.2 研究方法28-31
- 3.2.1 问卷调查法28-29
- 3.2.1.1 问卷的设计28
- 3.2.1.2 问卷的发放28-29
- 3.2.1.4 问卷的信度检验29
- 3.2.2 实验法29-30
- 3.2.2.1 实验的步骤29
- 3.2.2.2 实验的对象29
- 3.2.2.3 实验方案29-30
- 3.2.3 调查法30-31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31-43
- 4.1 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抑郁症状水平现状调查31-34
- 4.1.1 调查工具——SDS心理评价量表31
- 4.1.2 质量控制31-32
- 4.1.2.1 预调查31-32
- 4.1.2.2 数据整理32
- 4.1.3 统计学分析方法32
- 4.1.4 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32-33
- 4.1.5 抑郁倾向的分布特征33-34
- 4.2 抑郁评分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布34-36
- 4.2.1 不同性别的抑郁评分状况34
- 4.2.2 不同年级的抑郁评分状况34
- 4.2.3 不同学校的学生抑郁评分状况34-35
- 4.2.4 城市与农村学生抑郁评分状况35
- 4.2.5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抑郁评分状况35-36
- 4.2.6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的抑郁评分状况36
- 4.3 影响美术专业大学生抑郁倾向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36-39
- 4.4 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抑郁症状分析39-42
- 4.4.1 心理健康状况39
- 4.4.2 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39-40
- 4.4.3 城市与农村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心理应激评定40-41
- 4.4.4 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社会心理应激评定41-42
- 4.5 影响上海市美术专业大学生抑郁的主要因素分析42-43
- 4.5.1 人际关系冲突42
- 4.5.2 心理适应因素影响42
- 4.5.3 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的影响42-43
- 5 认知行为干预实验43-54
- 5.1 干预实验实施的理论依据43-44
- 5.1.1 认知行为理论43-44
- 5.1.2 团体辅导44
- 5.2 开展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44-53
- 5.3 实验组测试结果的比较分析53-54
- 6 结论54-55
- 7 建议与对策55-59
- 7.1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55-56
- 7.1.1 高校课程设置方面55-56
- 7.1.2 培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56
- 7.2 校园生活方面56
- 7.3 社会支持56-57
- 7.4 家庭生活方面57-59
- 参考文献59-63
- 附录1: 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的一般问卷调查63-65
- 附录2: 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大学生的抑郁自评表(SDS)65-66
- 后记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抑郁症的19条报警信号[J];民间传奇故事(A卷);2011年08期
2 易淑华;;微笑型抑郁症——中年人的无形心理杀手[J];大众心理学;2006年11期
3 温心;;走出“抑郁”的日子[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5年02期
4 徐辉;;你了解儿童抑郁症吗?[J];大众心理学;2004年09期
5 汪远祥;刘宏达;;写实素描在高校美术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华章;2011年15期
6 牛翔;;对综合类大学美术教学的一些思考[J];社科纵横;2011年07期
7 林增伟;;浅析如何提高高校美术师范生的职业归属感[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1期
8 杨晓宇;段雪;;浅谈职业院校美术专业的新媒体艺术教学现状[J];科技资讯;2011年19期
9 李海红;;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抑郁症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6期
10 林丽玲;;浅论美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现状[J];艺术.生活;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师建国;;抑郁症的识别与心理治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跃华;张兰凤;;抑郁症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目标探讨[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莹;周成业;刘朋;王云凤;;缺血性卒中患者抑郁症状与发病部位的Logistic回归分析[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达;许唯;占宏伟;刘洪彪;;抑郁症患者rCBF变化与局部脑功能关系的探讨[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9册)[C];2009年
5 樊浩华;;抑郁症患者的人身安全监控[A];河南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6年
6 吴珂;;脑卒中病人与抑郁症[A];2007河南省精神卫生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林有道;倪秀英;;慢性精神分裂症203例抑郁症状的临床调查[A];中国民政精神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8 张卫华;;抑郁症相关的慢性失眠的鉴别:附个案2例[A];第2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9 张培琰;;神经可塑性——抑郁症病理生理的新探索[A];全国精神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新进展学习班、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10 蔡宗强;严春寅;侯建全;;伴有抑郁症状的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疗[A];21世纪男科学——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男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罗照春;3G时代如何防抑郁[N];健康报;2010年
2 记者 郑石隐 实习生 张送萍;抑郁症反思录:一个公务员的非正常死亡[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张献怀;抑郁症:人类第一号心理杀手[N];大众科技报;2011年
4 朱文娟;切勿忽视大学生抑郁症状[N];威海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强晓玲;“林黛玉就是典型”:专家把脉抑郁症[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朱本浩;抑郁症并非全由“心病”所致[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张律;植根脚下的土地[N];毕节日报;2010年
8 禾丰;女性——谨防抑郁症状[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9 胡伟力;怎样诊断抑郁症[N];大众卫生报;2008年
10 ;抑郁症,离你有多远[N];卫生与生活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华;抑郁症动物模型与脑血管因素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常翼;抑郁症视觉前注意加工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3 从恩朝;儿童期性侵犯与女性抑郁症的风险关联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江华;大学生抑郁人际高风险—应激模型实证研究—多时段追踪和抑郁症患者大脑灰质密度的VBM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5 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吴辉;辽宁省医护人员中职业紧张反应、职业紧张源及抑郁症状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刘晓华;抑郁症遗传模式及其与CREB1、BDNF基因的关联和表达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吴文峰;儿童抑郁症状应激—认知易感模型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李节;孕妇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邝慧芳;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抑郁症及其和预后的关系[D];延边大学;2010年
2 杨安芳;住院烧伤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王新;阈下抑郁者对情绪词汇的注意偏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蕾;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多种事件相关电位的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胡安艳;云南省中学生抑郁症状现况及其家庭、学校因素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0年
6 熊莉;童年中期受欺负、抑郁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春莉;合理情绪疗法对提高患者自我概念的随机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沈珏;抑郁对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值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陆崇;乳腺癌抑郁症调查及疏肝解郁法干预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秦桂福;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心理状态调查与分析[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高等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认知行为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54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