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青少年人际认知偏向与人际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8:11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人际认知偏向与人际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以广州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惧怕否定、社交回避与苦恼、人际关系综合诊断、人际认知偏向问卷四个量表,调查广州市青少年人际适应和人际认知偏向的总体情况,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继而采用点探测的实验范式,探讨高低人际适应水平的青少年被试在压力情境下对人际交往词汇和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特点。最后在验证注意偏向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人际适应水平的青少年的记忆偏向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1)广州市青少年人际适应状况总体上良好。但惧怕否定方面,女生存在的困扰显著高于男生;在社交回避苦恼方面,农村学生存在的困扰显著高于城市学生,且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以一种消极否定的态度评价交往信息。(2)人际认知偏向的信号检测论指标辨别力d’与惧怕否定、社交回避与苦恼、人际关系呈显著负相关,判断标准β与惧怕否定、人际关系也呈显著负相关,与社交回避苦恼负相关边缘显著。广州中学生样本中,人际认知偏向指标辨别力d’和判断标准β对人际适应三个因子有3.7%-16.8%的预测度。(3)压力情境下,以词汇为实验材料,高低人际适应组青少年被试均对人际交往积极词汇警觉;均回避人际交往消极词汇。(4)压力情境下,以情绪面孔图片为实验材料,高低人际适应组被试均对积极情绪面孔警觉;高人际适应组被试对消极情绪面孔回避,低人际适应组被试对消极情绪面孔警觉。(5)在压力情境下,高人际适应被试对与人际交往有关的积极词汇存在显著的记忆偏向效应,低人际适应被试对与人际交往有关的消极词汇存在显著的记忆偏向效应。
【关键词】:人际适应 人际认知偏向 青少年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8
  • 1.1 人际适应的相关概念12-13
  • 1.1.1 适应12-13
  • 1.1.2 人际适应13
  • 1.2 认知偏向的相关概念13-17
  • 1.2.1 人际认知13-14
  • 1.2.2 认知偏向14-15
  • 1.2.3 人际认知偏向15-17
  • 1.3 认知偏向的研究范式17-23
  • 1.3.1 人际适应的注意偏向研究17-21
  • 1.3.2 人际适应的记忆偏向研究21-22
  • 1.3.3 人际适应的解释偏向研究22-23
  • 1.4 认知偏向的内在机制23-28
  • 1.4.1 图式理论23-24
  • 1.4.2 注意方向理论24-25
  • 1.4.3 注意功能理论25-26
  • 1.4.4 压抑者理论26-27
  • 1.4.5 四因素理论27-28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28-32
  • 2.1 研究的现状与不足28
  • 2.2 研究基本思路28-29
  • 2.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9-30
  • 2.4 研究意义30-32
  • 2.4.1 研究的理论意义30-31
  • 2.4.2 研究的实践意义31-32
  • 第三章 青少年人际适应、人际认知偏向的基本状况以及两者的关系32-40
  • 3.1 研究目的32
  • 3.2 研究假设32
  • 3.3 研究方法32-34
  • 3.3.1 被试32
  • 3.3.2 研究工具32-33
  • 3.3.3 研究程序33-34
  • 3.4 研究结果34-37
  • 3.4.1 人际适应三个因子的验证性因素分析34
  • 3.4.2 广州市青少年人际认知偏向、人际适应基本状况及差异分析34-36
  • 3.4.3 人际认知偏向与人际适应的相关分析36
  • 3.4.4 人际认知偏向与人际适应的多元回归分析36-37
  • 3.5 讨论37-39
  • 3.5.1 广州市青少年人际适应基本状况37-38
  • 3.5.2 广州市青少年人际认知偏向基本状况38
  • 3.5.3 人际认知偏向与人际适应水平的关系38-39
  • 3.6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压力情境下高低人际适应水平青少年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40-54
  • 4.1 实验一:压力情境下不同人际适应水平的青少年对词语的注意偏向40-46
  • 4.1.1 研究目的40
  • 4.1.2 研究假设40
  • 4.1.3 研究方法40-42
  • 4.1.4 研究结果42-45
  • 4.1.5 讨论45-46
  • 4.2 实验二:压力情境下不同人际适应水平的青少年对情绪面孔的注意偏向46-54
  • 4.2.1 研究目的46
  • 4.2.2 研究假设46-47
  • 4.2.3 研究方法47-48
  • 4.2.4 研究结果48-51
  • 4.2.5 讨论51-52
  • 4.2.6 本章小结52-54
  • 第五章 压力情境下高低人际适应水平青少年记忆偏向的实验研究54-58
  • 5.1 研究目的54
  • 5.2 研究假设54
  • 5.3 研究方法54-55
  • 5.4 研究结果55-56
  • 5.5 讨论56-57
  • 5.6 本章小结57-58
  • 第六章 综合讨论与反思58-62
  • 6.1 综合讨论58-60
  • 6.2 本研究的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60-62
  • 第七章 研究结论62-64
  • 7.1 广州市青少年人际适应与人际认知偏向基本状况及两者的关系62
  • 7.2 压力情境下不同人际适应水平青少年的注意偏向62-63
  • 7.3 压力情境下不同人际适应水平青少年的记忆偏向63-64
  • 参考文献64-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68-69
  • 附录69-77
  • 致谢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剑虹;金一波;孙芳萍;;民营企业家子女学校适应调查研究[J];教育科学;2011年03期

2 郑洪利;尹海兰;鞠晓辉;王兆红;;新市民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9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霞;张澜;;护理人员人际适应中的团体辅导[A];全国护理教育研讨会暨第2次护理学院(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景怀斌;;“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张大均;刘逊;;高中生同伴竞争人际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摘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邱莎莎;李彩娜;;依恋与大学生人际适应——自主需求的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陈丽君;汪文捚;;弱智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调查研究[A];中国民政康复医学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6 朱丽芬;李辉;方晓义;;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状况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余琳燕;;江西省青少年适应能力现状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周晖;谭锐;黄鸣鹤;;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的结构及问卷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赵智勇;;陕西省高中生适应性发展特点及原因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王兆英;;优化情绪的途径和原则——班主任工作应融入心理教育[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夏虹;校园“考证族”:切勿舍本逐末[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2 本报特约撰稿 邢占军;幸福指数:一种面向全体国民的政策关怀[N];中国社会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彭芸;积极心理,帮你我打开幸福之门[N];中国妇女报;2011年

4 俞华君;长寿者的心理[N];保健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陈娟 孙敏;小小年纪 千千心结[N];桂林日报;2005年

6 博思;用人单位看好什么样的求职者[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7 邢占军;幸福能不能加以量化[N];贵阳日报;2006年

8 张泽科 宋玉平;叩问“人本”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记者 丁秀伟;压力挑战现代女性[N];中国妇女报;2001年

10 通讯员 王爱红 张皓;给心灵打开一扇透气的窗[N];中国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年

2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3 吴东晓;创业社会胜任力结构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陈福侠;问题学生污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贞晶;青少年人际认知偏向与人际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2 王煜;高中生欺骗行为可接受度与人际适应关系及其教育对策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马世栋;高中生同伴竞争人际适应问题及其教育干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陈侠;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梁庆;应对技能训练改善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不良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路锋辉;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评价指标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赵洁;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家强;青少年社会适应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振华;大学生心理状况自评问卷的项目筛选和信效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慧敏;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控制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人际认知偏向与人际适应关系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43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543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8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