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与改进
发布时间:2022-01-04 23:56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情况下,全国各大高校开启了"停课不停学"模式,由此MOOC平台、在线课程得到大规模应用。伴随而来的诸如平台超负荷、带宽技术问题,学习者效率低下,教学者管理缺位,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急需得到解决。以"大学英语"公共课程为例展开调查,首先使用AHP设计MOOC平台、学习者、教学者三个不同视角教学评价体系,然后根据网络问卷统计获得评价结果,最终依据专家意见提出改进措施:自学为主与教学者监督相结合;在MOOC平台上增加平台技术柔性管理能力;提升教学管理功能,扩展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课程教学互动的个性化服务;适度规划MOOC课程,优化各层次使用目标。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20,41(1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在线教学三者关系
本评价框架有别于传统基于AHP评价结构,本次集中式在线教学由政府组织,其平台公开与学生选课、教师上课均具有特殊性,如原有的由学习者选课转变为由学校老师指定、学习者的参与课程和退选课程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多数公共课程教师并不负责授课而转变为答疑和课后管理等。以“大学英语”为例,在MOOC平台、教学者、学习者三者关系中,教学者更多地是完成监督指导工作,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多数在一定程度上从教学资源质量的高低体现转变为由学习者的课后反馈体现。具体见图2。图2 在线教学三者关系
学习者对于三个平台的交流体验都是比较满意的,其中爱课程在线教学平台扩展材料和个性服务均不如超星平台,而课程体验说的交互相对比较差。其中,语言专业的学习者,在评价中对于个性服务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而更注重视听说体验。学习者的参与度比较高并非主观意愿所驱动,其选择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根据2020年春季课程开课需要而进行的,因此,选修学生基本是在开课前已经通过学校教务处和平台技术人员对接导入。随着上课时间的推移,部分师生出现不适应,以及一些教师在线直播的准备,因此从第2周开始就有明显的退课现象,如图3所示。但从调查中也发现,学习者的视听说体验集中在良、中等级,相对而言“说”的功能比较不足,即平台提供的交互主要是用文字、图像进行,而对语音没有启用识别功能,如图4所示。图4 参加“大学英语”MOOC平台学习者视听说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群决策的MOOC适切性评价[J]. 岳进,郭辉.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3)
[2]MOOC评价模型研究[J]. 姚凯,李思志,李艳红,邱静静. 复旦教育论坛. 2017(03)
[3]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验研究[J]. 程少云,杨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05)
[4]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生活英语听说”MOOC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为例[J]. 杨芳,张欢瑞,张文霞.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5)
[5]基于学习者视角的MOOC教学评价与改进——以北京大学“教你如何做MOOC”课程为例[J]. 吴守蓉,崔璨,汪琼. 中国大学教学. 2016(10)
[6]基于AHP的网络教育学院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J]. 钱晓群.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11)
本文编号:3569310
【文章来源】:职业技术教育. 2020,41(1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在线教学三者关系
本评价框架有别于传统基于AHP评价结构,本次集中式在线教学由政府组织,其平台公开与学生选课、教师上课均具有特殊性,如原有的由学习者选课转变为由学校老师指定、学习者的参与课程和退选课程均受到一定的限制、多数公共课程教师并不负责授课而转变为答疑和课后管理等。以“大学英语”为例,在MOOC平台、教学者、学习者三者关系中,教学者更多地是完成监督指导工作,而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多数在一定程度上从教学资源质量的高低体现转变为由学习者的课后反馈体现。具体见图2。图2 在线教学三者关系
学习者对于三个平台的交流体验都是比较满意的,其中爱课程在线教学平台扩展材料和个性服务均不如超星平台,而课程体验说的交互相对比较差。其中,语言专业的学习者,在评价中对于个性服务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而更注重视听说体验。学习者的参与度比较高并非主观意愿所驱动,其选择性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主要是根据2020年春季课程开课需要而进行的,因此,选修学生基本是在开课前已经通过学校教务处和平台技术人员对接导入。随着上课时间的推移,部分师生出现不适应,以及一些教师在线直播的准备,因此从第2周开始就有明显的退课现象,如图3所示。但从调查中也发现,学习者的视听说体验集中在良、中等级,相对而言“说”的功能比较不足,即平台提供的交互主要是用文字、图像进行,而对语音没有启用识别功能,如图4所示。图4 参加“大学英语”MOOC平台学习者视听说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群决策的MOOC适切性评价[J]. 岳进,郭辉.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3)
[2]MOOC评价模型研究[J]. 姚凯,李思志,李艳红,邱静静. 复旦教育论坛. 2017(03)
[3]基于移动终端云班课+SPOC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实验研究[J]. 程少云,杨芳.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7(05)
[4]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生活英语听说”MOOC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为例[J]. 杨芳,张欢瑞,张文霞. 现代教育技术. 2017(05)
[5]基于学习者视角的MOOC教学评价与改进——以北京大学“教你如何做MOOC”课程为例[J]. 吴守蓉,崔璨,汪琼. 中国大学教学. 2016(10)
[6]基于AHP的网络教育学院核心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J]. 钱晓群.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11)
本文编号:3569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569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