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群建设的一种跨领域开放框架

发布时间:2022-01-26 17:32
  我国选择了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突破口之一,很多研究者已经在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建设与探索上做出了贡献。随着人工智能课程在中小学的推进,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现。该文从人工智能本体知识领域认识出发,提出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群建设一种可能的跨领域开放框架,分主干学科科目组、基础学科科目组、应用领域科目组,突破了单一学科实施途径,力求充分发挥已有学校课程在智能时代可能的育人价值,彰显人工智能课程的基础性、跨领域特征。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20,(1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群建设的一种跨领域开放框架


问题解决的大致流程

框架图,课程开发,泰勒,框架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诸如“人工智能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它的知识结构可能是怎样的?”“在中小学课程框架中,人工智能究竟是单一学科实现,还是多学科广域融合?”“若是广域融合,那究竟会是什么样子的”等等问题有待回答。尽管后现代课程观强调教师与学生的共生与陪伴,但这是从关照学生个体成长的角度来看待课程。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说,泰勒的课程开发方式比较适合注意学生群体规模化、课程发展相对稳定性的课程开发需求。故而,我们选择了泰勒的课程开发框架(如图2所示)作为本项目的基本方法路线。三、开发过程:知识结构、培养规格与课程框架

人工智能,层面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9]中,从产业“存在”出发,将我们用“人工智能”这个词汇所指代事物涉及的领域划分为三层:基础层、软件算法层、应用层,这三层包含了8大类、24小类的相关事物、事件,如图3所示。目前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强化学习等进展领域,主要属于图3所示的应用技术小类,其算法内核则涉及算法理论小类。西安交通大学郑南宁院士梳理了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构建了由分属3个类别的8个课程群构成的本科专业课程体系[10][11],如图4所示。从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周志华[12],2019)两所C9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学在人工智能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跨学科特征,人工智能的核心意义相对明确,与各学科的边界相对模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逻辑起点与边界——以知识学习为例[J]. 宋灵青,许林.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6)
[2]人工智能:概念·方法·机遇[J]. 钟义信.  科学通报. 2017(22)
[3]信息学的演化与新信息科学群的形成(上)[J]. 科林,吴育群,赵国琦.  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6(11)



本文编号:3610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610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