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高校大学生感恩在生命意义感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理应激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22-02-22 11:01
目的:分析感恩在上海某高校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和新冠疫情下心理应激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以期为实施相关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MLM)、感恩问卷(GQ-6)、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IES-R)对上海某高校29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得分为(123.18±15.09)分、感恩得分为(5.48±1.12)分,心理应激反应总得分为(30.77±7.33)分,且其内部维度得分分别为:闯入症状(11.62±2.52)分、回避(11.69±2.64)分、高警觉(7.45±2.33)分;表现为轻微应激反应和中度应激反应人数分别占调查人数的77.6%和17.3%;生命意义感、感恩均与心理应激反应总得分显著负相关(P<0.01);生命意义感对心理应激反应有明显的直接作用(P<0.01),感恩可部分中介生命意义感和心理应激反应的关系(P<0.01)。结论:生命意义感可减少新冠疫情对大学生的心理冲击,感恩在生命意义感与大学生心理应激反应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可降低新冠疫情给大学生心理带来的不利影响。
【文章来源】:医学与社会. 2020,33(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2.2 生命意义感、感恩、心理应激反应得分情况
2.3 生命意义感、感恩、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关系
2.4 感恩在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应激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3 讨论
3.1 大学生面对疫情出现轻微程度心理应激反应
3.2 生命意义感对疫情下心理应激反应具有负向作用
3.3 感恩在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应激反应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青少年创伤经历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特征[J]. 李鸽,曹倖,王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03)
[2]丧亲事件对丧亲者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 叶盈,杨可,傅静. 中国全科医学. 2018(29)
[3]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风险间的调节与中介作用[J]. 肖蓉,赖巧珍,赵久波.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 (03)
[4]芦山地震后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抑郁症状的交叉滞后分析[J]. 付琳,程锦,刘正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07)
[5]中文修订版生命意义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J]. 肖蓉,赖巧珍,杨家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04)
[6]精神动力学治疗:一例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来访者[J]. 郑诚,李晓驷.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6 (04)
[7]感恩对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李旭.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3)
[8]大学生生命意义寻求和视角转换对抑郁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 王玉,吴欣洋,甘怡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11)
[9]大学生感恩、负债感、快乐与助人行为关系的情景实验[J]. 惠秋平,何安明,刘华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11)
[10]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J]. 熊朋迪,杨乐,祝卓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01)
本文编号:3639318
【文章来源】:医学与社会. 2020,33(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2.2 生命意义感、感恩、心理应激反应得分情况
2.3 生命意义感、感恩、心理应激反应的相关关系
2.4 感恩在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应激反应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3 讨论
3.1 大学生面对疫情出现轻微程度心理应激反应
3.2 生命意义感对疫情下心理应激反应具有负向作用
3.3 感恩在生命意义感与心理应激反应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青少年创伤经历及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特征[J]. 李鸽,曹倖,王力.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9(03)
[2]丧亲事件对丧亲者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 叶盈,杨可,傅静. 中国全科医学. 2018(29)
[3]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风险间的调节与中介作用[J]. 肖蓉,赖巧珍,赵久波.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 (03)
[4]芦山地震后儿童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抑郁症状的交叉滞后分析[J]. 付琳,程锦,刘正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7(07)
[5]中文修订版生命意义量表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J]. 肖蓉,赖巧珍,杨家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04)
[6]精神动力学治疗:一例出现创伤后应激反应的来访者[J]. 郑诚,李晓驷.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6 (04)
[7]感恩对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 李旭. 中国特殊教育. 2016(03)
[8]大学生生命意义寻求和视角转换对抑郁的影响——有中介的调节模型[J]. 王玉,吴欣洋,甘怡群.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11)
[9]大学生感恩、负债感、快乐与助人行为关系的情景实验[J]. 惠秋平,何安明,刘华山.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11)
[10]青少年的创伤后成长与生命意义感、经验性回避[J]. 熊朋迪,杨乐,祝卓宏.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5(01)
本文编号:3639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639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