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当教育信息化渗透到社会转型时期的各个领域时,教育技术所培养的多样化人才类型,在一定程度上要满足教育信息化的现实需要,与此同时,这门学科也日益倍受关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240多所高校开办了这一专业,其中,有50个教育技术学的硕士点,有9个教育技术学的博士点,教育技术学科发展速度已接近或达到计算机学科发展速度,是目前高校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而这门学科的发展同时也存在十分严峻的问题。因此,教育技术学的人才培养及其质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才培养得益于学校的教育,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此,本文从中美两国教育观念的不同角度出发,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及美国课程名称、学科重点、教师研究方向、毕业生就业去向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分析,旨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根据两国课程的优缺点,以及课程设置系统理念,加之我国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能力需求,结合我国现国情和教育形势,提出对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新模式,以提高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重要的是为专家、学者的在这一研究方向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结合了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第一章从中美两国对教育技术定义和发展的历史角度来谈中美两国目前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的研究。其次,第二章从不同角度研究并总结了美国及中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而后,第三章分析了两国现在培养体系的特点及比较异同。最后,第四章针对本研究提出的相应改革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 硕士研究生 培养体系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0-057;G6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第一章 绪论8-12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8-10
- (一) 教育技术学发展历程8-9
- (二) 教育技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9-10
-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10-11
- (一) 教育技术的概念10
- (二) 培养体系的概念10-11
- (三) 课程设置的概念11
- 三、问题的缘起11-12
- 第二章 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12-22
- 一、美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12-17
- (一) 课程名称12-14
- (二) 学科重点14-15
- (三) 授课教师研究方向15-16
- (四) 就业去向16-17
- 二、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17-22
- (一) 培养目标17-18
- (二) 专业培养方向18-19
- (三) 课程结构设置19-20
- (四) 课程内容及重点20-22
- 第三章 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分析及比较22-26
- 一、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特点分析22-23
- (一) 美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特点22-23
- (二) 中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特点23
- 二、中美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比较23-26
- (一) 培养目标比较23-24
- (二) 培养模式比较24
- (三) 课程结构比较24-25
- (四) 课程内容比较25-26
- 第四章 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现实发展之路26-30
- 一、建立以目标为导向的培养体系26-27
- 二、建立“实践—理论—实践”的培养模式27-28
- 三、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28-30
- 第五章 结束语30-31
- 参考文献31-33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33-34
- 致谢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娜顺其其格;;教育技术之浅见[J];中小学电教(下);2011年09期
2 ;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将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3 吴敏;;同济研究生将获全额奖励[J];上海教育;2011年18期
4 永海;;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11月召开[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5 ;2011年第七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学术论坛通知[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7期
6 陈小民;;教育学原理对教育技术学的启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7 陈雪玲;苗新萍;;探寻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中小学电教;2011年06期
8 甘伟梁;;我的教育技术观[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9 陶善菊;刘清堂;王凡;黄焕;郭海燕;王胜明;;基于知识元的教育技术学科资源库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5期
10 ;观点链接[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明旭;;关于我院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思考和规划[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2 汪志明;徐亚明;花向红;;测绘工程专业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与探讨[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3 穆存远;卜娟娟;;艺术类硕士研究生培养应加强创意产业教育[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王心;;教育技术学中的系统思想与辩证思想[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朱豫;刘芳;;我国眼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状况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郑旭东;;教育技术哲学研究论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袁振仪;;中医药硕士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A];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晓辉;;从教育技术的发展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10 郑尚武;;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基本观念的系统分析[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董洪亮;我国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定位[N];人民日报;2011年
2 杨开城;为教育技术学正名[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3 记者 郑俊彦;首位“莞产”研究生诞生[N];东莞日报;2009年
4 于玉蓉邋辛华;就业率走低 考研降温[N];市场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夏斐邋本报通讯员 谢发平 刘红英;敢为人先育英才[N];光明日报;2007年
6 吴迪;金融教育的“因您而变”[N];金融时报;2007年
7 记者 王晖 实习生 任素华;研究生学制有调整[N];河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吕贤如邋陈建强 通讯员 向畅;职业技术教育终于有了研究生[N];光明日报;2007年
9 张晓晶;山东政协委员直言研究生教育四大弊[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南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王处辉;实现规模扩张 更要追求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加圣;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沈书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倩苇;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技术与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卫东;教育技术学视野下的未来课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瑞林;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晓梅;研究生教育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适配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10 姚红玉;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虚拟导师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腊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韩亮;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学本科课程设置探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3 高山;复杂性视野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初探[D];云南大学;2011年
4 邵帅;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聚伟;研究型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6 杨彦栋;中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构建探索[D];云南大学;2012年
7 宋雪娇;基于项目管理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张婧;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就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汝艳琴;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0 谭敏;跨学科背景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美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89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6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