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评价调查及对自信心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评价调查及对自信心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目的:近些年来,虽然国外对自我形象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国内对自我形象的研究仍具缺乏。目前,我国极少数研究者开始关注自我形象对自信心的影响研究,系统的研究体系和成熟的理论暂时还处于初级阶段,更没有针对自我形象评价及自信心的关系研究并提出干预理论或措施,本文主要对江西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评价展开调查,对自我形象评价对自信心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研究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江西地区四所学校大一至在读硕士研究生共292人进行研究,主要采用自我形象量表(Self-image scale)、个人评价问卷(Personal Evaluation Inventory, PEI),观测自我形象量表中的身体健康、身体外貌及总评指标和个人评价问卷中的总体自信水平、爱情、学业、体育运动、外表、相互交谈、交谈指标在大学生中分布的差异性,并将自我形象量表中的各指标与个人评价问卷中的总体自信进行积差相关分析。 研究结论:(1)从自我形象的各维度上看,身体外貌、身体健康与总评维度在大学生的性别、工作经历及学科类别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家庭所在地和学校在身体外貌维度上得分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自我形象评价在总评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 (2)从自信心的各维度看,男女大学生在体育运动维度上得分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学科大学生也在体育运动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学生的工作经历在总体自信、爱情和相互作用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爱情和外表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地域的学生在总体自信、爱情、交谈、体育和外表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爱情、相互作用和学业维度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 (3)本研究显示,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评价与自信心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身体外貌与身体健康是影响个体自信心水平的主要因素。总体来说,个体的自我形象评价越高,就会表现的越自信,其自身越多地感觉到对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的正确的积极的评价,将会带来高度的自信心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形象 自信心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引言7-11
- 1.1 研究背景7-8
- 1.2 研究意义8-9
- 1.2.1 理论意义8
- 1.2.2 实践意义8-9
- 1.3 相关概念界定9-11
- 1.3.1 自我形象界定9
- 1.3.2 自信心界定9-11
- 第2章 文献综述11-23
- 2.1 自我形象的相关研究11-15
- 2.1.1 自我形象定义11-12
- 2.1.2 自我形象的构成要素12-14
- 2.1.3 自我形象测量的相关研究14
- 2.1.4 自我形象评价的影响因素14-15
- 2.2 自信心的相关研究15-21
- 2.2.1 自信心定义15-17
- 2.2.2 自信心的构成17-18
- 2.2.3 自信心测量的相关研究18
- 2.2.4 自信心的研究现状18-20
- 2.2.5 自信心影响因素20-21
- 2.3 自我形象评价与自信心的关系21-23
- 第3章 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23-27
- 3.1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23
- 3.2 研究设计23-27
- 3.2.1 研究对象23-24
- 3.2.2 研究工具24-26
- 3.2.3 研究方法26-27
- 第4章 研究结果27-49
- 4.1 自我形象评价数据处理与分析27-31
- 4.2 自信心问卷数据处理与分析31-37
- 4.3 大学生自我形象与自信心的关系37-39
- 4.3.1 大学生自我形象评价与自信心的相关分析37-38
- 4.3.2 大学生自我形象评价对自信心的回归分析38-39
- 4.4 讨论39-48
- 4.4.1 大学生自我形象无显著性影响的因素39-41
- 4.4.2 大学生自我形象显著性影响的因素41-43
- 4.4.3 大学生自信心无显著性影响的因素43-44
- 4.4.4 大学生自信心显著性影响的因素44-46
- 4.4.5 大学生自我形象评价与自信心相关46-47
- 4.4.6 大学生自我形象评价对自信心的回归47-48
- 4.5 本研究的不足与改进方向48-49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49-51
- 5.1 结论49
- 5.2 建议49-51
- 致谢51-52
- 参考文献52-55
- 附录55-5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显捷;当代大学生自我形象刍议[J];涪陵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2 徐海晋,郑正平,张良;公安院校学生形象的分析与设计——公安大学生形象素质现状与建构思路探析[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刘敏岚;论自信心的发展及影响因素[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李望舒;关于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年02期
5 颜廷志;大学生文明形象的自我塑造[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6 周丽华,骆伯巍,彭文波,高亚兵,叶丽红;初探青少年学生体像烦恼与社交问题[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7 车丽萍;自信的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6期
8 车丽萍;成败经验对大学生自信的影响实验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1期
9 孔颖;;民办高校大学生塑造自我形象取向的调查和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刘玉君;对山西几所高校大学生自信状况的调查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岚;;高中低年级体像烦恼与自信、自尊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谢一雪;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自信心与自我和谐的相关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海利;社会文化影响与女大学生体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雪琴;大学高年级学生求职自信的影响因素及团体咨询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吕刚;拓展训练对上海市高校大学生自信心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的自我形象评价调查及对自信心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8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