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中国现阶段教育异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3-09-21 19:2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对人发展的影响,其中,被大家广泛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教育异化问题。教育异化是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它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影响不能忽视。因此,探寻教育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寻找切实可行地解决教育异化问题的对策办法是研究教育异化问题的关键。本论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中对教育异化这一问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与不足进行了总结。第二部分,通过对异化观点产生和发展过程的梳理,提出教育异化的本质与内涵。在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黑格尔、费尔巴哈、弗洛姆以及马克思的异化观点,通过总结他们的异化观点分析教育异化的概念、内涵和本质。第三部分,分析了在我国现阶段教育异化问题的表现。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过程、教育结果、教育者、受教育者等方面存在的的异化表现。第四部分,分析了产生教育异化的原因。在这一部分主要从社会、教育自身以及人自身发展三个层面分析产生教育异化现象的原因。第五部分是对教育异化的扬弃。在总结第四部分教育异化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解决教育异化问题的可能性,然后从改革教育发...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教育异化理论概述
    2.1 异化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2.1.1 异化概念的产生及其历史沿革
        2.1.2 马克思劳动异化的观点
    2.2 教育异化的本质及内涵
        2.2.1 教育的本质
        2.2.2 教育异化的定义
        2.2.3 教育异化的本质
    2.3 劳动异化与教育异化的关系
        2.3.1 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为教育异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2.3.2 教育异化是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
第3章 教育异化的表现
    3.1 教育目标的异化
        3.1.1 教育目标的功利化
        3.1.2 教育目标的产业化
    3.2 教育过程中的异化
        3.2.1 教育内容的片面化
        3.2.2 教育方法的单一化
    3.3 教育结果的异化
        3.3.1 教育结果评价方式的单一化
        3.3.2 教育结果的量化
    3.4 教育过程中人的异化
        3.4.1 教育者的异化
        3.4.2 受教育者的异化
        3.4.3 师生关系的异化
第4章 教育异化的原因
    4.1 社会原因
        4.1.1 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对教育异化的影响
        4.1.2 社会不良价值观对我国价值观的冲击
    4.2 教育体制的原因
        4.2.1 教育体制的某些方面缺失
        4.2.2 现阶段应试教育理念对教育异化的影响
    4.3 人自身发展原因
        4.3.1 人对物的依赖性
        4.3.2 个人价值评判与道德选择的困惑
第5章 教育异化的扬弃
    5.1 解决教育异化问题的可能性分析
        5.1.1 教育异化的有限性
        5.1.2 教育异化的阶段性
    5.2 改革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环境
        5.2.1 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
        5.2.2 完善用人制度促进社会公平
    5.3 解决造成教育异化的教育体制问题
        5.3.1 完善教育体制
        5.3.2 倡导素质教育
    5.4 力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4.1 坚持以人为本的正确导向
        5.4.2 引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4.3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848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848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b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