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境遇下青少年道德认知研究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境遇下青少年道德认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互联网络的普及与风靡,将人们带入一个超越时空障碍的全新的文化空间。由于打破了传统文化交流的形式与规则,网络的发展无法避免的带来了相应的社会问题。本研究从文化观及文化哲学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交往行动理论及生活世界理论的理论视角入手,有效利用调查研究、文献研究等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整理、归纳总结,揭示了网络文化的高度开放与自由,增强了青少年的问题意识,有利于青少年形成个性、多元的价值取向,并能有效促进青少年国际道德意识的形成。然而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与不稳定性,使得他们在网络文化环境中,往往无法驾驭网络对自身道德概念、道德判断以及道德理念等方面在发展速度与倾向上的挑战,从而对暗示、引导道德行为的道德认知的形成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来说:网络文化弱化了青少年对道德概念、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网络文化削弱了青少年的道德鉴别能力,对其抗诱惑力提出挑战;网络文化加重了青少年对道德情境判断的世俗、功利化倾向;网络文化纵容了青少年个人主义的盛行;网络文化淡化了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观念,削弱了现实道德意识。 因此,针对网络文化境遇下青少年道德认知切实存在的种种问题,为有效强化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教育,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判断、道德推理和道德选择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在接受训练的同时形成自身合乎社会道德规范和道德取向的认知;使学生在具有正确道德认知的前提下,保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协调一致,并指导其良好的道德行为,学校方面应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秉承遵循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的自我建构原则、复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原则的前提下,立足德育目标,革新德育内容,引导青少年准确把握道德概念;变革德育方法,强化思考训练,提高青少年的抗诱惑力和道德鉴别能力;关注认知过程,加强推理训练,形成青少年公正的价值判断倾向;重视合作学习,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决策意识;突出主流道德观念,协调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观与现实道德观;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能力。同时,学校方面应积极加强与家庭方面的联合,通过双方积极的沟通交流,进一步完善道德教育,不断提升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能力。具体来说,家庭方面应做到:重视环境作用,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严以律已,为青少年树立良好的认知榜样;家校合作,强化青少年的自我道德教育;重视指导,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德行习惯。
【关键词】:网络文化 青少年 道德认知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导论8-21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8-10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0-11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四、研究的理论依据14-18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8-21
- 第一章 网络文化概述21-27
- 一、网络文化的形成21-22
- 二、网络文化的概念及特征22-27
- 第二章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影响27-41
- 一、调查数据的分析27-34
- 二、网络文化下青少年道德认知存在的问题34-41
- 第三章 网络文化境遇下强化青少年道德认知能力的思考与建议41-54
- 一、教育遵循的原则41-44
- 二、学校方面强化青少年道德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44-50
- 三、家校合作,进一步提高青少年道德认知能力的建议50-54
- 结论54-55
- 注释55-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60-6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4-65
- 后记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才明;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刘光斌;;理性、行为与社会——论哈贝马斯现代性分析的三个向度[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李兴保,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夏俊丽;胡晓莺;;从传统高校德育模式走向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模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万娟;田婵娟;;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8年09期
6 张廷国;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意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7 许勇;;关于小学生道德学习机制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06期
8 易晓明;接受理论在德育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评论;1997年01期
9 戚万学;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主题的嬗变[J];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10 朱小蔓,其东;面对挑战:学校道德教育的调整与革新[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臧学英;[N];光明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万峰;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影响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袁荃;网络文化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文化境遇下青少年道德认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0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