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价值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23:00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价值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性别角色是个体通过社会化学习到的一套分别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系统,它通常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近年来,两性差异的研究重点从对生理性别差异的关注转变为对性别角色差异的研究,并尝试从性别角色类型这一角度探讨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格模式。本研究根据Bem的性别角色类型划分方法,将407名高中生被试划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并结合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对自我价值感的模型以及常用的UCLA孤独量表,对不同性别角色类型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孤独感进行考察与比较,探讨性别角色类型、自我价值感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其中,重点考察了性别角色类型中两性特质对于孤独感的预测作用,以及自我价值感在两性特质与孤独感之间起到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高中生中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分布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人数上表现为:双性化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化。男女生群体中比例最大的性别角色类型都是双性化,极端的性别角色类型(男生群体中的女性化和女生群体中的男性化)比较少。 (2)高中生自我价值感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上年级差异显著,而自我价值感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高中生的孤独感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年级差异显著。 (3)不同性别角色类型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双性化被试的自我价值感各维度均显著高于未分化被试,而孤独感显著低于未分化被试。 (4)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中的两性特质与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两性特质与孤独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孤独感之间也存在显著负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35-0.40之间。 (5)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中的女性特质可以直接预测孤独感,也可以通过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孤独感。通过对上述研究结果的讨论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高中生中性别角色非典型化者(双性化和未分化)的比例高于性别角色典型化者(男性化和女性化) (2)高中生的性别角色定位建立在其本身生理性别的基础之上,同时,随着年龄及年级增长,性别角色的社会意义逐渐更加突出。 (3)高三学生的社会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最低、孤独感最高,可能与其繁重的学业压力及与他人沟通的机会较少有关。 (4)高中生中两性特质越明显,其自我价值感越高、孤独感越低;而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越高,其孤独感越低。这表明两性特质是学生自我价值感高低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而也会影响学生的孤独感。 (5)高中生的女性特质可以降低其对孤独感的感受,这不仅因为女性特质本身与良好的人际沟通等能力有关,同时这也与女性特质和总体自我价值感、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存在正相关联系紧密,即女性特质能直接导致孤独感的降低,也可以通过提高自我价值感从而导致孤独感降低。
【关键词】:性别角色 男性特质 女性特质 自我价值感 孤独感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引言9-11
  • 第2章 文献综述11-23
  • 2.1 性别角色的研究现状11-15
  • 2.1.1 性别角色的定义11
  • 2.1.2 性别角色类型模式11-12
  • 2.1.3 性别角色类型的相关研究12-15
  • 2.2 自我价值感的研究现状15-19
  • 2.2.1 自我价值感的定义15
  • 2.2.2 自我价值感的结构15-16
  • 2.2.3 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16-19
  • 2.3 孤独感的相关研究19-23
  • 2.3.1 孤独感的定义19
  • 2.3.2 孤独感的分类19
  • 2.3.3 孤独感的相关研究19-23
  • 第3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假设23-25
  • 3.1 研究问题的提出23
  • 3.2 研究内容与目的23-24
  • 3.3 研究假设24-25
  • 第4章 研究的实施25-29
  • 4.1 研究对象25
  • 4.2 研究工具25-26
  • 4.2.1 性别角色类型的评定25-26
  • 4.2.2 自我价值感的测量26
  • 4.2.3 孤独感的测量26
  • 4.3 施测过程26-27
  • 4.4 数据处理27-29
  • 第5章 研究结果29-37
  • 5.1 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的研究29-30
  • 5.1.1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全体被试中的分布29
  • 5.1.2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各个亚群体中的分布情况29-30
  • 5.2 高中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30-31
  • 5.2.1 高中生自我价值感的现状30
  • 5.2.2 高中生自我价值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分布及方差分析30-31
  • 5.3 高中生孤独感的研究31-32
  • 5.3.1 高中生孤独感现状31-32
  • 5.3.2 高中生孤独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分布及方差分析32
  • 5.4 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自我价值感与孤独感的关系32-37
  • 5.4.1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自我价值感、孤独感的比较32-33
  • 5.4.2 性别角色类型中两性特质对自我价值感和孤独感的影响33-35
  • 5.4.3 自我价值感在两性特质及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35-37
  • 第6章 分析与讨论37-45
  • 6.1 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的一般特征37-39
  • 6.1.1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全体被试中的分布37-38
  • 6.1.2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在亚群体被试中的分布38-39
  • 6.2 高中生自我价值感的一般特征39
  • 6.3 高中生孤独感的一般特征39-40
  • 6.4 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价值感、孤独感的关系40-42
  • 6.4.1 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价值感、孤独感的关系40-41
  • 6.4.2 高中生自我价值感与孤独感的关系41-42
  • 6.4.3 高中生自我价值感在两性特质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42
  • 6.5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42-45
  • 第7章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51
  • 附录51-57
  • 致谢57-5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勤,苏彦捷;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2 于绪丽;;大学生孤独感及其与自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3 杨玲,王雄雄;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5期

4 袁章奎,白杨,石艳梅;示范高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特点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5 张静;自尊问题研究综述[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孟晋;533名大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2期

7 袁立新,卢声达;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年06期

8 刘志军,谭千保;高中生的父母养育方式、同伴关系与其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9 戴美林;陈霞;马姝娟;;初中生双性化人格与交往归因特点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9期

10 张赫;;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人际和谐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华俭;内隐自尊的作用机制及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梅晓菁;高中生性别角色双性化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韩爱晶;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徐瑜姣;初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同伴交往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桥生;高中生自尊、人格及应对方式与抑郁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价值感、孤独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5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305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7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