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高职生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01:06

  本文关键词:高职生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大增。相应的高职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的比例也日益增加。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的特殊群体,有着不同于普通高等大学学生的心理特点。这种不同也表现在自我动机方面。自我动机对个体的心理活动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渗透在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当中。自我动机有意无意的激发、引导、维持着有关自我的所有心理与行为活动。文章认为,自我增强是自我动机中被广泛重视的一种,是由自我价值感和能力感激发,维护个体自尊感,使个体指向更积极的自我评价的一种自我动机,并由此引发的各种行为。文章将其分为动机型自我增强和策略型自我增强。经过自编的高职生自我增强问卷、高职生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高职生基于“关系情景”的自我增强等三项研究,逐步探讨高职生自我增强的特点及其与自我增强的关系。最终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高职生普遍存在自我增强,但在各维度上又表现不同。 在优于平均、不切实际乐观、自我服务偏向等维度上,表现出显著差异。 结论二、自尊类型不同,会对个体的自我增强动机产生影响。 相对于高自尊者而言,低自尊者的动机型自我增强与高自尊者有差异,但在策略型自我增强上没有差异。 结论三、在不同的“关系情景”下,个体会采取不同的自我增强策略。亲密关系和集体情景下,当任务成功时,个体以社会认可的方式,通过增强亲密他人,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当任务受阻或失败时,个体采取自我贬损、责任扩散来维护自尊。在个体情景中,无论成功与否,个体所采取的策略更接近于个体的动机型自我增强,也即无论成功与否,个体都倾向于为增强自尊、验证自我而采取行动。 结论四、高职生通过增强亲密他人达到自强自我的目的,这种增强行为在评价相关权威(班主任)时,也存在。
【关键词】:自我增强 自尊 自我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44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部分 问题提出10-39
  • 1. 问题提出10-13
  • 1.1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11
  • 1.3 研究背景11-13
  • 2. 自我增强的相关概念辨析13-28
  • 2.1 自我增强的涵义14-16
  • 2.2 自我增强与自我的关系16-19
  • 2.2.1 自我16-17
  • 2.2.2 自我增强与自我的关系17-19
  • 2.3 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19-23
  • 2.3.1 自尊概述19-22
  • 2.3.2 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22-23
  • 2.4 自我增强与自我动机的关系23-24
  • 2.5 自强增强与自我系统的关系24-28
  • 2.5.1 自我系统25-27
  • 2.5.2 自我增强与自我系统的关系27-28
  • 3. 自我增强的理论基础28-31
  • 3.1 动机性自我增强的理论基础29-30
  • 3.1.1 Festinger的社会比较理论29
  • 3.1.2 Allport的自我洞察理论29-30
  • 3.1.3 Kenny的人际知觉理论30
  • 3.2 策略性自我增强的理论基础30-31
  • 4. 自我增强的表现形式31-33
  • 4.1 向下的社会比较31
  • 4.2 选择性遗忘31-32
  • 4.3 选择性地接受反馈32
  • 4.4 缺陷补偿32
  • 4.5 自我照顾归因32
  • 4.6 自我设障32-33
  • 5. 自我增强的测量力法33-39
  • 5.1 主要的测量方法34-35
  • 5.1.1 基于社会赞许的自我评定34
  • 5.1.2 一致性比较34-35
  • 5.1.3 内隐自我增强测量35
  • 5.1.4 作用机制测查35
  • 5.2 与自我增强的理论相一致的测量方法35-39
  • 5.2.1 知觉自我与知觉他人比较的自我增强及其测量36
  • 5.2.2 自我知觉与外在标准相比较的自我增强及其测量36-37
  • 5.2.3 基于SRM的自我增强的界定及其测量37-39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39-57
  • 研究一、问卷编制43-49
  • 1. 对象与方法43-44
  • 1.1 被试43
  • 1.2 方法43-44
  • 1.2.1 问卷的初步编制43
  • 1.2.2 问卷的修订与确定43-44
  • 2. 结果44-49
  • 2.1 项目分析44-45
  • 2.2 探索性因素分析45-47
  • 2.3 验证性因素分析47-49
  • 研究二、高职生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49-53
  • 1. 研究目的与假设49
  • 1.1 研究目的49
  • 1.2 研究假设49
  • 2. 研究方法49-53
  • 2.1 研究对象49
  • 2.2 研究工具49-50
  • 2.3 研究过程50
  • 2.4 数据处理50
  • 2.5 研究结果与分析50-53
  • 2.5.1 基于不同自尊水平的比较50-52
  • 2.5.2 基于其他因素的比较52-53
  • 2.6 整体分析53
  • 研究三: 基于"任务情景"的自我增强研究53-57
  • 3. 研究目的与假设54-57
  • 3.1 研究目的54
  • 3.2 研究假设54
  • 3.3 实验材料54-56
  • 3.3.1 实验一55
  • 3.3.2 实验二55-56
  • 3.4 数据分析与结论56-57
  • 3.4.1 不同情景下的自我增强56-57
  • 3.4.2 不同亲密关系下的自我增强57
  • 第三部分: 讨论与结论57-63
  • 1. 讨论57-59
  • 1.1 关于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57-58
  • 1.1.1 自我增强测量方法上的争论57-58
  • 1.1.2 对自我增强的测量思路58
  • 1.2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58-59
  • 2. 关于研究过程59
  • 3. 自我增强的影响因素及其形式59-60
  • 4. 结论60-61
  • 5. 展望61-63
  • 附录63-67
  • 附录1: 高职生自我增强问卷(初编版)63-64
  • 附录2 自尊量表 部分64-65
  • 附录3 实验材料(部分)65-67
  • 参考文献67-73
  • 致谢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华西;国内自尊研究概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肖崇好;国外自我研究综述[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3 赵冬梅;山口裕幸;;大专生自尊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年01期

4 盛思鑫;自我实现预言理论之我见[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童辉杰;作为功能系统的自我: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02期

6 陈建文;王滔;;国外关于整体自尊研究的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刘书瑜;;自我提升研究初探[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12期

8 刘肖岑;王立花;朱新筱;;自我提升的含义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吴沙;赵玉芳;;自我系统运作机制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09年06期

10 刘毅,张华;自尊问题研究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辜美惜;自我验证、自我提高和心理健康[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碧云;南京学生的自我增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冬梅;大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及其对自我提升和危险行为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高职生自我增强与自尊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30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