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8 16:03

  本文关键词: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怀特海过程哲学影响深远,其方法论为课程论研究提供了深刻的洞见和全新的认识。根植于过程哲学视野,未来课程论研究需要构筑"元叙事",预设基于"存有原则"的逻辑起点,借助"想象的理性化"的研究方法,秉承过程性的研究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课程论研究 过程哲学 方法论
【基金】:重庆市“两江学者”资助计划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浸淫于牛顿式机械论宇宙观的传统课程论研究,因其无法根治与祛除的实体性、预成性、还原性、二元性和“单向度”的痼疾与症结,长期以来遭受着来自课程理论和实践领域的种种诟病,陷入了严峻的合法化危机。因此,课程论研究需要寻求新的哲学运思进路、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撑。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元祥;教育学逻辑起点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兼与有关同志商榷[J];教育研究;1995年09期

2 小威廉姆·E·多尔,王红宇;后现代思想与后现代课程观[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香兰;从实体到过程:现代教育的思维转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纯如;;黑格尔“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思想与列宁的评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尹小敏;;对话理论视野下学生课堂话语权的构建原则[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梁占歌;张振华;;建构主义思想对体育教育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鲁捷;;透视4R理论在中职体育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价值[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洪礼维;赵光军;;孝伦理与封建中国生产方式的关系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张盛彬;评逻辑研究中的极左干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童庆炳;;回归文学经典的“教”与“学”——高校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陈爱民;刘宁宁;;后现代课程观的审视与反思[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浅析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徐志华;茅丽华;;转型期中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4 李先国;;从文化创新的角度看海派秧歌的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6 李世雁;;现代生态学的后现代性[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7 马保玉;;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审视[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8 付恒阳;段联合;;论科学发现的非偶然性——默顿的科学多重发现思想评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9 刘振罡;;云南花灯的价值重估与可行性发展分析[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10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谷颖;满族萨满神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霄;出版行业自律管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成智;艰难的规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经芹;中西义利观及其对外交政策影响的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商秀秀;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司雯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乡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6 徐敏蓉;高中数学课程中向量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王燕萍;开放性课堂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方斌;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生命型对话探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宇伟;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探讨[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金峗;国际学校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学校的影响与启示[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智;怀特海与张岱年早期著作中的“事”概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3 宋志明;中国哲学的本体论思路[J];船山学刊;2004年01期

4 高伟;教育:面向可能的存在——生存论教育哲学对受教育者存在可能性的本体论分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5 唐迅;教育本体论的嬗变与素质 教育本体论命题的创化[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10期

6 杨富斌;怀特海过程哲学思想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7 张妮妮;思辨的后现代主义──怀特海哲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10期

8 刘煜,张烨,田大海;关于教育本质问题大讨论的历史影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鲁洁;教育的返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庞学铨;;论存在范畴[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铭;怀特海的创造性哲学及其宗教文化意蕴[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香兰;论网络社会师生关系的重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本友;王洪席;;过程哲学视域下传统课程范式转型[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5期

2 杨丽;;我国现代教学理论建构应有的五个追求——怀特海有机哲学方法论的启示[J];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徐祥民;刘卫先;;环境法学方法论研究的三个问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蒋荣;;选择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娄方平;李国泰;;由《对“中西体育文化差异论”的质疑》等论文引发的方法论思考[J];体育学刊;2008年06期

6 易中天;重新寻找文艺学体系的逻辑起点[J];江汉论坛;1987年03期

7 李世涛;;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建构——以钱中文的文论探索为中心[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年02期

8 张晓春,罗康隆;医学人类学对过程哲学的阐释[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张香兰;;简论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思维方式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05期

10 王莉;;过程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教育审视[J];教育前沿;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芮国强;;行政学研究的生态学取向及其方法论意蕴[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李连军;;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与方法论:哲学基础与研究范式[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史研;;第10届国际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大会[A];1995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5年

4 高峰强;;论科学主义心理学方法论的确立[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5 赵宏;汪浩;;社会经济系统的复杂性、组织性及其方法论[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6 王应云;唐建初;;汉语格律诗英译方法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胡乐明;;工具理性主义及其批判——兼论经济理论的评价标准[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严跃成;阿肯江.托乎提;吉尔格;;谈结构力学中的科学思维方法[A];第二届全国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蕾蕾;;翻译《文化地理学手册》,理解地理思想和方法的创新[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余寿文;;固体力学史与方法论的几点注记[A];力学史与方法论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法论与科学史[N];中华读书报;2003年

2 宝丽娜;倡导建立“现代中国学方法论”的重要尝试[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刘堡;邓小平关于党领导统战工作的方法论[N];人民政协报;2004年

4 李宣俊;谈学校减负工作中的方法论[N];法制日报;2001年

5 侯且岸;“西方文明的本土化”[N];学习时报;2006年

6 曹恺予;一本杂志的世界观和方法论[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张保振;管理三题[N];人民日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富民强市需要新的方法论[N];益阳日报;2008年

9 李秀宝 李桢盛 张长春;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科学世界观方法论[N];解放军报;2003年

10 韩庆祥;研究马克思: 值得注意的几种倾向[N];学习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世雁;环境危机的多向度分析[D];东北大学;2002年

2 李克建;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君;中国职业教育学的反思与建构[D];天津大学;2011年

4 韩静;对当代建筑策划方法论的研析与思考[D];清华大学;2005年

5 潘小军;艰难中前行[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马立平;居民消费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梁敏;协举方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何越磊;沙堆模型复杂性现象及自组织临界性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毛新青;刘师培与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娟;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D];山西大学;2006年

2 张学兵;高校国防教育实效性探析[D];中南大学;2006年

3 李兵;哲学解释学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善根;法社会学理论资源的梳理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文明;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论探析[D];湘潭大学;2005年

6 王永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艺术论[D];中南大学;2005年

7 秦成柱;经济分析方法在行政法学研究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06年

8 曹伟;从关联翻译理论看翻译的基本问题[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利民;论胡适的实用主义方法论[D];湘潭大学;2002年

10 郭艳英;邓小平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法论与理论根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9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329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