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论英才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

发布时间:2017-06-10 20:12

  本文关键词:论英才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实施英才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有效实施英才教育,就要转变英才教育研究观念,加强对英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创新,并将英才教育切实落实在实践中,为英才教育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氛围。
【作者单位】: 山东菏泽学院数学系;
【关键词】英才教育 创新型人才 培养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一、英才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1.从“钱学森之问”看英才教育的重要性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特别关注我国的人才培养问题。钱老曾向温总理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他还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英伯;李建华;;英才教育之忧——英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数学课程[J];数学教育学报;2008年06期

2 林革;;数学奇才——陶哲轩[J];数学通报;2006年12期

3 孙冉;刘芳;;国外大学的精英教育[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4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评论员 吴铭;[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静;;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精英化[J];才智;2011年09期

2 王宜举;;数学研究方法初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段玉;;商科院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王庚;;数学应用的故事8——计算行星轨道[J];时代数学学习;2005年12期

5 王庚;;数学应用的故事9——开普勒第三定律[J];时代数学学习;2006年Z1期

6 王庚;;数学应用的故事8——计算行星轨道[J];时代数学学习(七年级);2005年12期

7 王庚;;数学应用的故事9——发现开普勒第三定律[J];时代数学学习(七年级);2006年Z1期

8 陈逸;化学奥林匹克活动中“活度”的把握[J];化学教育;2003年Z1期

9 任晓明;科学解释在知识创新中的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杨璐璐;;简论艺术与科学的关系[J];成才之路;2012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传胜;彼得堡数学学派的概率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2 程志波;科学发现中的学术主权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李娣;职业型高等教育混合提供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付柳林;数学美的再认识及其审美教学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郝耀;试论逻辑在物理学知识创新中的作用[D];山西大学;2007年

3 赵根成;理工科大学文科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陆茜;论审美方法在自然科学创造中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邢雅峰;九年级资优生数学认知理解的调查研究与发展建议[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钟奇峰;;新加坡的精英教育制度[J];国际资料信息;2007年03期

2 关颖婧;袁军堂;;法国大学校的精英教育及其启示[J];江西教育;2006年09期

3 袁震东;教育公平与英才教育——数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大问题[J];数学教学;2003年07期

4 赵晋平;从理科高中看日本的精英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5 原青林;;英国公学英才教育的主要特点探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6年12期

6 易泓;;英才教育制度的国际比较[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春玲;谭静芳;;高校创新型教师培养模式的探讨[J];继续教育;2009年11期

2 张军;范树青;;对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J];职教论坛;2009年32期

3 阮先乐;刘中华;陈龙;;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杨帅;;高职导游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0年09期

5 王立莉;张爱国;孙宜山;;综合性大学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王海鹏;;高师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年17期

7 梁爱文;;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陈建国;;关于创新型建设监理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才智;2010年10期

9 盛美娟;;论创新型国民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19期

10 王冰;;试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考试周刊;2011年4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彤颖;刘淑娟;韩凤艳;;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2 谢鳌雄;;创新型人才之我见[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雷;;发挥高等院校创新源作用推动沈阳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4 卫兰;;推进组胚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A];2008年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一届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黄超群;;惟有使用创新型人才 才能打造创新型企业[A];湖北省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正军;;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建设创新型烟草行业提供智力支持[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贺庆棠;李勇;张敬;;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A];《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干武东;;欧洲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及启示[A];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建研讨会论文选编(下册)[C];2011年

9 李鑫群;张继华;;培养创新型人才,打造创新型车间——新郑卷烟厂制丝车间打造创新型车间纪实[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丹;;青年组织对铁路青年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赵淑琳;大力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N];甘肃日报;2011年

2 钟一苇;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N];光明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高博;如何引进创新型人才?[N];科技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贺斌 丁莉娅;高校以培养“能用”人才为己任[N];中国财经报;2011年

5 顾玉林;任学藻:培养创新型人才[N];科技日报;2005年

6 郝荣峰;与创新型人才一起总结失败教训[N];组织人事报;2006年

7 邓海平;要着眼于培养创新型人才[N];经济日报;2008年

8 王金根;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在人才[N];贵阳日报;2006年

9 记者 沈朝晖 通讯员 何兵;市人事局: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力促毕业生充分就业[N];宁波日报;2009年

10 记者 柳路;贵州努力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梯队[N];光明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唐国瑶;我国住院医师培养模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东光;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系列课程综合改革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4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莫鸣;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6 周泉兴;我军院校初级指挥军官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志云;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8 王秀梅;工科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9 仇永民;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文社会维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易凌;生物医学PhD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国权;兽医专业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2 何桂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中南大学;2002年

3 范才清;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石倩;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彭兵;研究型幼儿教师特质及培养机制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凯;新型骨干师资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立捷;临床护理专家的角色职能及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8 赖晓云;职前教师网络素质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林启者;基于项目的数字内容人才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韦兵项;论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D];广西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论英才教育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39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