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溯源与概述——从“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11 06:07

  本文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溯源与概述——从“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提出了一系列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其中"以学生为中心"是其教育理论的立足点。这一思想来源与西方的人本主义教育传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并直接来源于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为宗旨,关注学生的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发展,要求教师信任和尊重学生,提供资源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罗杰斯的这些观念与原则对于目前的教育理念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教育 罗杰斯
【分类号】:G40-09
【正文快照】: 1引言作为一位心理学研究者和治疗家,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并提出了治疗成功的三个重要条件:无条件积极关注、共情理解、真诚透明。这一心理治疗理论对美国乃至全世界影响深远。同时,罗杰斯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实践和理论家,他终生与教育结缘,他认为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刘春波;葛培贤;;卡尔·罗杰斯教育思想评介[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4期

3 程家福;徐光寿;;中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异同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欢;;检察官压力源实证调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2 周明海;;“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吴梅君;刘冰;;基于自组织的网上答疑系统的设计[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方双虎;;威廉·詹姆斯与人本主义心理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周小琪;;试谈语文课程改革的人本主义趋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6 连文斌;;“以意逆志”的内涵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霍文华;;外语语言焦虑的探究及应对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伏丽珍;;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护理[J];北方药学;2011年11期

9 王婷;潘帆;;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吕美娜;佘云;周立颖;;实现角色转换,着眼为学服务[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健;;普通话分组合作学习法的研究——以贵阳幼师普通话口语教学为例[A];第四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周围;赵霞;;学校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的调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泽双;高莹;;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的个人成才因素评定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徐仪明;;试论易学心理学的特质[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徐仪明;;试论易学心理学的特质[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维芬;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教材任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宋德勇;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唐玉斌;自我与他人心灵的逻辑哲学探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7 周涛;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持续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景银辉;“文革”后中国小说中的创伤性童年书写[D];上海大学;2010年

9 戴国斌;管理者战略胜任素质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惠宇;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丁雅敏;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传播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骁健;“自我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朱梅;高中思想政治课浸润式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初青瑜;问题解决模式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彭春华;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行为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万明;交际法在中职护理专业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洁;人本主义教学法在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潭亮;大学新生配备朋辈辅导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彩云;孔子的人文教育观探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陈嘉明;人文主义思潮的兴盛及其思维逻辑——20世纪西方哲学的反思[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朵;;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下的当代大学师生关系的构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胡琨;;浅论阿莫纳什维利的人本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5期

3 郭剑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观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沈正元;浅论西方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年05期

5 张笑涛;;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批判反思[J];教书育人;2007年33期

6 张海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J];文教资料;2008年34期

7 段莎莎;;论西方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人性教育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09年12期

8 秦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5期

9 仲素梅;;人本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07期

10 胥炜;;人本主义思想对我国当代基础教育的启示[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在逻辑及其未来走向[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赵春音;;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观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彭运石;孟娟;;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夏倩倩;;陆王“心学”心理学意义微探[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健;张大均;;人本心理学教育思想研究及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徐仪明;;试论易学心理学的特质[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7 赵艳萍;;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心理原因分析与对策[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8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雅君;;基于学生个性培养的心理学教学模式初探[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新华;略谈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N];云南政协报;2001年

2 刘毅 彭永东;在历史中把握未来[N];光明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刘芬;他们为何喜欢自残[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高云君;重写你的历史[N];四川日报;2004年

5 韩雪涛;让我们阅读心理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高岚 申荷永;中国文化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0年

7 潘文新;人才流失不只经济原因[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上海市香山中学校长 张财;我对艺术类院校扩招的两点认识[N];美术报;2003年

9 ;海峡两岸学者打造“世纪心理学丛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10 默言;“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N];浙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生成与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袁彬;刑法的心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魏萍;西方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新进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于淼;现象学创造力研究的方法论解析[D];东北大学;2010年

5 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何明霞;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陶云武;员工潜能开发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方双虎;整合与分化—威廉·詹姆斯与现代心理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周先进;“学会关心”取向的教学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建平;人本主义理论视角下幼儿园教师职后培训转型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海辉;排球教学中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与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刘巍巍;小学教师人本化管理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富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D];郑州大学;2007年

5 李长虹;情感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晓舟;人本主义思想下的成人教育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肖宏;试析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科学观[D];山东大学;2006年

8 万燕;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思想对传播的影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殿哲;构建人本主义与儒家模式相结合的当代中国人格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朱丹;从人本主义角度看需求分析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作用[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溯源与概述——从“以人为中心”的治疗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40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c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