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1 07:01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280名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2)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城乡、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只在地区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城镇。(3)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4)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预测为12.8%,其中积极应对方式预测为9.6%,而消极应对预测为3.2%。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得预测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应对方式 相关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主观幸福感[2]是指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包括情感和认知两方面,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观幸福感包括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两个成分,前者是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生活满意度);或者主要是指生活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严标宾,郑雪,邱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2 李焰;赵君;;大学生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S1期

3 宋海燕;;我国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02期

4 邢占军;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2年03期

5 王极盛,丁新华;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年10期

6 郑雪,王玲,邱林,严标宾;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竞艳;;国内关于大学生适应性的研究进展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张懿;孟庆瑶;;大学生幸福教育刍议[J];北京教育(德育);2008年02期

3 蒋惠珍;;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4 康君;;幸福指数研究的不同视角及国际比较[J];数据;2011年06期

5 张利霞;霍建勋;;包头医学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甘秀英;杨安;;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黄丽;;浅谈幸福教育[J];才智;2008年20期

8 陈桂兰;;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缺失原因及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2期

9 李志;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张蒙;吴冬梅;;高职护生实习前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占玉珍;胡德同;;野外生存锻炼对大学生积极幸福感影响的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2 李增刚;夏永侠;;三峡外迁农村移民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山东省广饶县移民安置点为例[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全体辅导员;;华侨大学90后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4 杨巍峰;郅利聪;李启松;;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研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刘磊;潘铁军;;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蔡颖;刘春梅;张丽霞;曲晓丽;高明慧;;同一群体大学生一二年级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魏俊彪;王体明;;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田澜;王鑫强;陈志强;;师范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满意度的相关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继兵;自控锻炼对癌症长期生存者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于天琪;社会经济地位与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邓睿;我国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5 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姜涛;县域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崔丽娟;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界定、特性与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玲;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王燕;农村中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及影响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谢烨;青年员工主观幸福感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董刚;武术参与对普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美兰;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尤倩;基于组织社会化的新员工培训对工作满意的影响[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抗;大学生孤独感、社会支持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俊红;石家庄市失业人员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婷;新疆某医学院校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元江;幸福感的解释模型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郑宏志,陈功香;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杨婉秋;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4期

4 陈芬,张庆豪;老年大学学员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5 黄立清;城市青年主观幸福感初步研究[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4年01期

6 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4年02期

7 苗元江;幸福感:研究取向与未来趋势[J];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8 范丽恒;主观幸福感的理解与提升[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9 李焰,赵君;幸福感研究概述[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张兴贵,郑雪;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恒彩;李焰;;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2 曾莉;廖凤林;;高中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4期

3 凌宇;朱翠英;刘文俐;;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2期

4 邱秀芳;;高校教师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9期

5 罗伟;孙雅娜;王滨;;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4期

6 杨海荣,石国兴,崔春华;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7 陈庆健;何娜;;医学院校贫困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岳颂华;张卫;黄红清;李董平;;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9 王玉花;;儿童期留守经历、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10 莫书亮;沈蔡娴;周宗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末;杨鑫辉;刘燕;;应对方式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调节作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姚杜鹃;邱秀芳;张卫;;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应对方式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孙海艳;颜军;;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综述[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任杰;杨秋娟;祁禄;;中国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元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郑小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王玲;;潍坊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8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王东宇;;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张进;;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人的主观幸福感从何而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宗闻;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女性主观幸福感最低[N];消费日报;2010年

3 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邢占军;幸福是一种飞翔的体验[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董为柏;维护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王益明;测量幸福[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肖峰;“幸福感”的若干双重属性[N];光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蔡虹;十大幸福城市:北京因何落选?[N];北京科技报;2009年

8 倪柏明;2008,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原方;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6年

10 张艳;北京首次公布幸福指数[N];中国改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2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金庆英;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曹大宇;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曲元;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黎琳;大学生的社会比较与情绪健康[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斐;大学生死亡态度、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超县;中职生学习倦怠与应对方式、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莎莎;老年人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翠金;生活事件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玲;高中生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淼;私营企业主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王梅卜;农村初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龚田波;城市边缘群体青少年自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9 刘森森;人际关系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10 高倩;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0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40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