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

发布时间:2017-06-11 07:02

  本文关键词: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通过对留守儿童院舍服务机构的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目前大多都面临着成长困境和教育问题,值得社会各方的积极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引起社会工作者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为此,我们探讨将小组工作方法引入留守儿童教育领域的积极意义,试图从新的有效角度解决该群体的成长教育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促进这一群体整体素质的提升和身心健康的培养。
【作者单位】: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留守儿童 成长困境 教育问题 小组工作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情况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外出务工(相当一部分是夫妻双双离开原籍地),因自身经济条件与政策制度等方面的限制而无法把子女带在自己身边照顾,只能把孩子交给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孙刚成;闫世笙;;中国西部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发展策略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4期

3 李峰;;新农村建设视野中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7期

4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5 束钰;;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2期

6 于燕燕;;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7 张曙;;论我国社会工作通才教育的理想和现实[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李蕊;宋楠;;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唐钧;;农村“留守家庭”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J];长白学刊;2008年02期

10 王璐;李先锋;;农村贫困家庭儿童社会化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瑞华;;构建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企业社会工作探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黄艳苹;李玲;;不同留守类型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比较[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艳苹;李玲;;国内留守儿童研究综述[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艺;高健;史鸿桦;;农村留守儿童自我意识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荟;;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的考察与思考[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董士昙;;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调查与分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7 吴映雄;;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影响——基于西部五省小学六年级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莹;;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形式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基于中部三省的调研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韩煊;流动儿童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孙跃;我国高等院校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张盛仁;基于人口流动的湖北省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柳倩;农村学前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丹辉;我国2~6岁农村留守儿童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赵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海云;城市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和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帅;城市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葛秀杰;延边地区汉族留守儿童心理韧性调查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6 车庆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究[D];山西大学;2009年

7 王小聪;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楠;陕西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能福;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刘佐信;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现状与教育对策[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静;;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犯罪[J];魅力中国;2010年01期

2 王芳;;家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刍议[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年03期

3 杨静如;;河北农村留守儿童素质教育调查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05期

4 李支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与对策研究[J];青年科学;2010年03期

5 ;关注留守儿童[J];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10年03期

6 刘建静;薛瑾;;孩子,你要学会担当——《当着落叶纷飞》赏析[J];语文世界(小学生之窗);2010年02期

7 欧元明;陆璐;;略谈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2010年02期

8 王桂超;;手机折射出的教育问题[J];新课程(综合版);2010年02期

9 纪明国;;社区党支部 心怀关爱为居民做事[J];社区;2010年01期

10 李像谦;袁卫和;刘应良;;冬日里的幸福微笑[J];湖南教育(下);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春香;;从运动养生看软陶艺术教育[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丁晓英;;让“隐患”远离留守儿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单洪德;;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后感想[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叶军;;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高玉娟;;特色教育中教学的艺术与技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6 孙雪莲;;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实践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7 申涛;;幼儿礼仪教育促进品格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李玉梅;;家园共育,促进师生共同成长——浅谈“如何搞好家园工作,整合家庭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9 黎小兰;熊德虎;;关于民办学校校本教研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10 钟烂辉;钟子昂;;浅谈留守儿童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倪伟龄;黑龙江省采取多项措施改善民生[N];经济日报;2011年

2 记者 唐湘岳 通讯员 钟杰;湖南邵阳全民关爱留守娃[N];光明日报;2011年

3 记者 郑莉;农民工子女热盼课外书[N];工人日报;2011年

4 记者 颜安;市扶贫办:“两节”期间筹1650万元慰问7000困难群众[N];重庆日报;2011年

5 记者 肖竹;让留守儿童都有幸福快乐的童年[N];重庆日报;2011年

6 朱永新;全面社会动员 重建教育信心[N];学习时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宋晓梦;中国学生在DI大赛中愈挫愈勇[N];光明日报;2011年

8 记者 于宛尼;成功女人干得好也能嫁得好[N];工人日报;2011年

9 记者 仓p,

本文编号:440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40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f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