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激励与文化因素
本文关键词:影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激励与文化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以上海地区部分远程教育机构的教师和学校领导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的调查统计结果为基础,总结提炼了教师应用技术的三大影响因素及其导致的三种发展水平。这三大影响因素分别是培训、制度或激励、文化。三种发展水平依次是:基本的操作应用,它由培训学习掌握的,是基础阶段;技能的熟练应用,它由制度或激励的带动下促进技能的保持和熟练化,是技能的巩固和提升阶段;自觉和创新的应用,它是在文化环境的熏陶下,促进教师的技术应用走向自觉和创新,是技能的内化和升华阶段。最后从教师应用技术的行为模式出发,对教师应用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提出了若干建议。
【作者单位】: 上海电视大学发展研究部;
【关键词】: 远程教育 教育信息技术 技术应用
【基金】:上海市教委文科重点课题“上海地区远程教育教师应用技术的现状、障碍调查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07ZS184)资助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关于动作技能的习得的理论,目前主要有行为主义、认知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一定法则的活动方式。它从S-R的联结出发,提出了动作技能的习惯论,认为动作技能学习就是形成稳定、连贯、准确的动作序列和行为习惯。费茨(T.M.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相凤华;张春华;张冬玉;林国曼;张继县;;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焦道利;;西部民族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3 陈岩;;试论教师应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冲突必备的能力[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郭腾;郝静;;远程教育中主讲教师的能力结构层次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柴璐璐;丁侠;杨成;;江苏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林志文;庄廷高;;玉环县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策——从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的调查谈起[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博;;吉林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丁卫泽;吴延慧;;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3 徐春华;;提升远程网络教师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4 徐辉富;王瑶;;远程教育教师的能力和责任——基于ICDE质量评审的启发与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徐辉富;汤晓文;;远程教育教师应用技术的现状 障碍调查及分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柴璐璐;丁侠;杨成;;江苏省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扈国华;张景生;;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24期
8 李兴笃;;甘肃省高职(专)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09期
9 陈永光;;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周口师范学院为例[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郭红霞;;河南省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调查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栾云波;威海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的调查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敏;利用“数学实验”促进课堂教学“隐性目标”的实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晓梅;青岛市市区小学教育主题网站建设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钟欣;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航英;MOODLE平台支持下的混合式学习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迎;对远程教学中主持教师的几点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9期
2 陈丽,李爽,冯晓英;中国远程教育领域从业人员分类和能力需求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3 享利克·哈桑,卡尔·霍姆伯格瑞典灵活学习代理机构研究和发展部 ,高淑婷;瑞典远程教育的发展与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2期
4 李永健;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教师心理因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荣曼生,李晓明;株洲市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现状的调查与对策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6 焦道利;;西部民族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7 张利生;;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电大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戴金荣;;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教师能力结构及其实现[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9 王庆柱,陈海林;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10 李俊卿;;试论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教学中的冲突、成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玉环;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框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覃祖军;;2009北京教育信息技术高峰论坛简讯[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06期
2 张旭;;教育信息技术之我见[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05期
3 张伟远;远程教育理论的评价[J];开放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4 单从凯;远程教育:理论的自检和自觉[J];中国远程教育;1999年07期
5 ;一九九九远程教育国际会议在京举行[J];继续教育;1999年03期
6 尹勇胜;发挥远程教育优势,为新疆经济建设服务[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7 张爱文;将优秀的教育资源投入到广阔的社会服务中──访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副院长侯建军教授[J];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06期
8 张秀梅;对远程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0年04期
9 安家骏;实施远程教育扶贫的可行性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00年06期
10 张振宇;虚拟现实技术与现代远程教育[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珞得;;中国卫星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其在西部学校中的应用[A];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2 安吉拉;宋懿琛;;荧屏的世界——电视、网络和远程教育:必要的联合[A];创新与合作——2003世界开放大学校长会议文集[C];2003年
3 张少刚;;远程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助推器[A];首届"华星杯"新世纪人力资源开发优秀论文评选[C];2004年
4 曹菡;惠晓钟;;远程教育虚拟校园的建立和实现研究[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傅长进;;远程教育为图书馆发展提供机遇及挑战[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陕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四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霞;;试论现代远程教育与大学图书馆[A];图书馆的区域合作与共享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欧阳楷;贾文艳;邵颉;李莹;杨艳华;;计算机实验——远程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向[A];首届全国医疗器械学术与产业论坛论文集[C];2002年
8 梅剑平;;卫星直播电视与远程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许霞;程远先;;网络远程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双秋波;;信息技术在中医药远程继续教育方面的应用及发展[A];新起点 新征程——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药继续教育论坛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蔡闯;远程教育乐坏农家娃[N];光明日报;2005年
2 ;NGN:远程教育跃变的新契机[N];计算机世界;2005年
3 李江成;发挥好远程教育的作用[N];威海日报;2005年
4 记者 姜澎;中国成为远程教育内容输出国[N];文汇报;2008年
5 熊礼富;全力服务远程教育站点[N];毕节日报;2008年
6 记者 沈祖芸;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论坛闭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记者 曹继军邋通讯员 雷磊;400名中外校长共议世界开放与远程教育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高赛;远程教育方兴未艾[N];光明日报;2008年
9 张昌银;实施远程教育入户工程 发挥远程教育最大效益[N];莱芜日报;2008年
10 特约记者 川组;四川远程教育服务灾后重建[N];中国人事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革平;基于数据挖掘的远程学习评价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章维;基于多Agent的数据广播信息平台研究及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3 符云清;适合远程教育交互协作环境的网络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4 李建珍;西部多元文化地域的现代远程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高宏卿;基于网格的远程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武丽志;远程教育服务论纲[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军;技术负效应及其控制整合的探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8 Donart Ngarambe;LoColms远程教育系统——通过本地PSTN提升基于WEB的远程教育的研究与创新实现[D];浙江大学;2003年
9 孟昭鹏;适合协同学习环境的网络服务质量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娄兆彬;烃气混相驱气体示踪剂解释理论与应用技术[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志勇;吉林大学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二次开发——教务管理平台[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斌;XML同步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朱浩;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较之传统教育的转变[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高培文;远程教育留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卢语丹;远程教育中基于JAVA与CORBA的构件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6 詹涛;远程教育教学支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3年
7 魏景光;应用J2EE技术构建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及教学支撑系统[D];吉林大学;2004年
8 赵刚;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及支撑系统的实现和设计[D];吉林大学;2004年
9 沈海燕;基于MVC模型远程教育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4年
10 钱圣波;远程教育中智能答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影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激励与文化因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5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45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