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网络环境下高阶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学习模式

发布时间:2017-06-13 03:07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高阶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学习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学习模式的变革,越来越强调学习者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能力发展。能否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的发展,已成为衡量学习模式价值的主要标准。网络学习的交互性、资源性、非线性和自主性特征,要求构建自主型、资源型、探究型和协作型的高阶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学习模式。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网络环境 研究生 高阶思维 学习模式
【基金】:教育部中央直属高校科研基本业务费(华中科技大学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2010AW00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学技术,加快了高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更新,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研究生学习模式的转变与发展。在网络环境下研究生学习模式的变革越来越强调学习者以高阶思维为核心的高阶能力发展。高阶能力是指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肖川;以学习过程为中心,探索远程教学的系统结构[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3期

2 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钟志贤;教学设计的宗旨:促进学习者高阶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马斌;;网络教学交互性模式的实现[J];教学与管理;2007年36期

5 刘东林;罗勇军;;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生教与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年08期

6 李芸;瞿伟;;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对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05期

7 孟海东,黄铁铮;对网络信息时代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5年03期

8 刘国良;远程网络教学交互性探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3年04期

9 钟志贤;孙菊如;;学习模式的类型与价值判断[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村;基于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学习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勇鹏;;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2 陈洪;;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才智;2008年19期

3 郑鹏;;小学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的整合模式研究[J];才智;2009年35期

4 罗孝银;罗宏莉;夏先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夏俊,唐智松;学校组织变革及其绩效研究——学校组织的文化、结构和规模的绩效比较[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冉锋;;信息技术对构建体育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模型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杜峰;向楠英;;四川网络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8 王霞;胡晓松;张明;;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应用虚拟教室系统的探讨[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王曙芬;;网络环境下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刘媛;李冰立;;交互式计算机远程教学在农村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同华;李赵国;;信息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探讨[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谭实;;网校,提供怎样的学习[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张治中;;不可忽视现代远程教育中辅导教师的作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隋金雪;杨莉;;自动化类专业课程在信息技术整合下的探究式教学研究[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吴涛;;网络教育的教育社会学批判[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杜磊;刘曼;许春华;;关于发展现代网络教育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电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简婕;支持高阶思维发展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顾志红;中学的组织结构分析及其文化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学领;篮球教学系统设计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范文贵;数学探究学习内涵与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10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虞午吟;利用PIE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方案设计和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魏颖;探究性学习方式下教育游戏的展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丁少华;“环式自学自育法”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唐金娟;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5 夷静;盐城市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运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李月香;网络对中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严云海;温州市属中学校园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妍;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取向的初中数学WebQuest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蔡家定;循证学习技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10 丛宏;城乡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差别与均衡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炎根;桑青松;;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3 冯梅,黎明;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4 马治国;论科学的网络教育发展观[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6期

5 单从凯;论现代远距离教育的本质——兼论中国电大教育向现代远距离教育的转换[J];中国电大教育;1993年07期

6 李志锋;远距离教学过程的矛盾与动力[J];中国电大教育;1993年12期

7 王基一;论远程教育中的交互[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4期

8 余红;网络课程的特点、构成及开发[J];中国远程教育;2001年04期

9 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和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9期

10 孙卫华;;凤凰城网络大学的办学特色及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1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桂春;激进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杰;;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协作知识建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徐向丽;;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6期

3 宫云凤;戴心来;高玉珠;吴家彬;;网络学习共同体——新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4期

4 申慧;;网络环境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年16期

5 周翔;;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4期

6 郭峥春;;试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吴长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的研究[J];科学大众;2009年08期

8 訾白云;黄广岳;;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5期

9 唐辉云;;网络环境下师德建设浅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08期

10 王学玲;;网络环境下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花洁;;探索构建网络环境下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优势互补的新型学习模式[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纯红;孙静;雷锋;;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A];2009国际信息技术与应用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3 戴晖;;网络环境——自主探究的全新空间[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严少青;;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崔文闰;;网络环境下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评价[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浦陈霞;;“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7 何敏霞;;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探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朱蕙;;网络环境下艺术史教学改革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9 赵国红;;对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10 兰永国;;让网络与教学牵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丹羊 通讯员 粤学宣;江门推行“543特色菜单”学习模式[N];广州日报;2009年

2 常燕;研究学生学习模式——自主探究[N];伊犁日报(汉);2010年

3 都日娜;网络环境下的“链式”教学法[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4 景晖;教师: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陈丽;网络环境下的教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6 吴万波;网络环境下的学校德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山东邹平第一中学 郭凤广;网络环境下的教师角色新论[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8 王喜艳 高鹏;走出网络环境下教师备课“不作为”的误区[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朱小蔓;整合教育学习模式:对教育的另一种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陈乃军(作者单位:苍南县教育局);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刍议[N];温州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萍;网络环境下的领域知识挖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田爱奎;支持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战杰;统一信息论视域中的学习及学习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谢幼如;网络课堂协作知识建构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敬华;网络环境下教师行为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清秀;研究性学习电子学档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付春艳;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4 周效章;网络环境下“意义学习”的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璇;基于多屏合一的连续混合式学习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倩;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7 庄科君;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行为的监控[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芳;网络环境下异步交互教学策略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9 郑克度;网络环境下中学生研究性学习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10 张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D];广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环境下高阶能力培养的研究生学习模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5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45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c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