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与实施对策

发布时间:2017-06-13 13:05

  本文关键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与实施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师生关系被称为学校教育领域中的最为基础而且地位非常关键的关系,这种关系自始至终地融合于整个的教育教学始终。当今尤其是伴随着和谐社会这一主体概念的广泛提出,得到社会上各个层次人群的一致认可,并出现很多和和谐相关的术语,其中的逐步构建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渐趋成为全社会对教育的共同心声。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参与教育,它可以促使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人类社会的长久发展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尤其在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卓越成就的宏大背景下,有层次地构建起一种平等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完善当今社会教育的体系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也正是因此它的稳步建立日益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界和教育一线工作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传统“尊师重教”的传统观念影响,师生间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的现象。论文通过分析现象存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着重分析新课改背景下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尝试提出合理的应对对策。 论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对开展和谐师生关系研究的必要性进行阐释,特别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和不断深入,师生关系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出现了些许的问题,引发了本人对新形势下师生关系的构建产生了思考。因此这一部分主要要论及的是有关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重大意义意义和开展的,还有一部分内容会对本论文的一些具体的研究方法有所介绍。 第二部分主要论及的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的具体阐释,并对它所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给予一定的解释和说明,主要是民主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互动交流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质,理解合作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共同提高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认识,试图便于人们对师生关系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表述。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和谐师生关系存在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详细的阐释,涉及到主要是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场依存及场独立理论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都从一个侧面对和谐师生关系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层次上的显著提升,对后续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主要论及的是目前师生关系所处的现状,本文主要采用的是调查法,对邯郸市邯郸县第五中学为调查和进行课堂观察的样本,时间为为期两个半月,并对所调查出来的结果予以推论整体,做出一定的分析。此外,还将对出现不和谐状况的原因进行阐述,主要是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和现行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 第五部分为论文的重点,着重阐述了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开展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具体途径和方法策略,涉及对和谐师生关系构建应遵循的原则和相应的构建途径,以及最后的和谐师生展望及对于智慧型教师生成的一些思考,这些方法主要包括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转变教师的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完善教师人格;搭建钓沟通平台,促成集体多元交流;完善教育法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师生关系 和谐 理论基础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45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9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0-15
  • (一) 问题的提出10-13
  • (二) 研究的意义13-15
  • 二、相关研究综述15-17
  • (一) 关于新型师生关系的认识15-16
  • (二) 关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模式16
  • (三)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主要策略研究16-17
  • 三、研究方法17-19
  • (一) 文献法17
  • (二) 调查法17-19
  • 第一章 和谐师生关系的概念表述、内涵及特征19-25
  • 一、和谐师生关系概念与内涵19-21
  • (一) 和谐师生关系的概念表述19-20
  • (二) 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20-21
  •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特征21-25
  • (一) 民主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前提21-22
  • (二) 互动交流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实质所在22-23
  • (三) 理解合作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内容23-24
  • (四) 共同发展成为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24-25
  • 第二章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理论基础25-28
  •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25-26
  • (一) 教师要满足学生归属与爱的需求25
  • (二) 教师要满足学生被尊重的需要25-26
  • (三) 教师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26
  • 二、罗杰斯关于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26-27
  • 三、场依存理论和场独立理论27-28
  • 第三章 邯郸县第五中学师生关系现况的调查和分析28-34
  • 一、师生关系现状的调查28-29
  • 二、影响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的消极因素29-34
  • (一) 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29-30
  • (二)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30-31
  • (三) 师生之间缺乏理解31-32
  • (四) 现行应试教育体制的引发的不利影响32-34
  • 第四章 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理念、原则和策略34-43
  •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34-35
  • (一)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民主意识和法制意识的提升34-35
  • (二)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关心热爱学生35
  • 二、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原则35-36
  • (一) 平等对待学生35-36
  • (二) 赏识学生36
  • (三) 既尊重信任学生又要严格要求36
  • 三、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具体方法与途径36-43
  • (一) 营造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37
  • (二) 转变教师角色,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37-39
  • (三) 提升教师的自身素养,完善教师人格39-40
  • (四) 搭建多方沟通平台,,促成集体多元交流40-41
  • (五) 完善教育法制,构建好和谐师生关系的外部条件41-43
  • 结语43-45
  • 参考文献45-47
  • 附件147-48
  • 附件248-49
  • 后记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苏蕾;;浅谈高校实验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贾志军;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和学生间关系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基础与实施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6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46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8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