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美国教师领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4 01:01

  本文关键词:美国教师领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师领导(Teacher Leadership)为教育改革注入强大的催化剂,为学校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因而教师领导成为全世界学校革新中的重要议题,在欧美国家成为一股潮流,美国更是这一潮流的领路人。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美国对教师领导都有充分的研究。因此本文拟以美国教师领导为研究对象,从教师领导的概念厘定、角色、任务、技能、影响因素及培养等几个方面深入研究教师领导的理论框架,为中国教师领导研究体系的完善和理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在充分了解教师领导理论的前提下,回顾教师领导产生与发展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具体从不同类型教师领导的行为特征、相关案例分析及该类型教师领导特征的局限之处进一步了解美国教师领导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教师领导的开发和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提出本文研究问题的缘由,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部分在充分了解美国教师领导研究现状的前提下,提出本文的理论框架: 第三部分回顾美国传统管理型教师领导的局限之处,提出美国教师领导从管理型走向专家型的发展趋势,通过论述专家型教师领导的行为特征以及相关案例分析了解美国专家型教师领导的实践状况; 第四部分总结美国专家型教师领导的局限之处,提出美国教师领导从专家型走向合作型、变革型的发展趋势,通过论述合作型教师领导、变革型教师领导的行为特征以及相关案例分析进一步了解美国合作型教师领导、变革型教师领导的实践状况; 第五部分在对美国教师领导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美国 教师 教师领导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571.2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导论11-25
  • 第一节 问题缘起11-13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3
  • 一、实践意义13
  • 二、理论意义13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3-23
  • 一、国内研究概况综述13-17
  • 二、国外研究概况综述17-23
  • 三、文献综述的总体评价与预期突破23
  • 第四节 论文方案23-25
  • 一、研究方法23-24
  • 二、研究思路24-25
  • 第二章 教师领导的相关理论25-38
  • 第一节 本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厘定25-29
  • 一、领导与教育领导25-26
  • 二、教师领导26-28
  • 三、教学领导、课程领导与教师领导的关系28-29
  • 第二节 教师领导的角色、任务及技能29-32
  • 一、教师领导的角色和任务29-31
  • 二、教师领导的技能31-32
  • 第三节 教师领导的影响因素32-35
  • 一、教师本身的因素32
  • 二、角色关系32-33
  • 三、学校制度结构33-34
  • 四、时间空间机会因素34-35
  • 第四节 教师领导的培养35-38
  • 一、来自国家法案计划的政策支持35-36
  • 二、来自机构的支持36
  • 三、来自网络的支持36-38
  • 第三章 美国教师领导:从管理型走向专家型38-46
  • 第一节 传统管理型教师领导的局限性38-39
  • 第二节 走向专家型教师领导39-46
  • 一、专家型教师领导的特征40-43
  • 二、案例——伊冯43-46
  • 第四章 美国教师领导:从专家型走向合作型、变革型46-64
  • 第一节 专家型教师领导的局限性46
  • 第二节 走向合作型教师领导46-54
  • 一、合作型教师领导的特征47-52
  • 二、案例——盖伦52-53
  • 三、合作型教师领导的局限性53-54
  • 第三节 走向变革型教师领导54-64
  • 一、变革型教师领导的特征56-60
  • 二、案例——阿普尔伯里60-64
  • 第五章 对我国的启示64-70
  • 第一节 我国教师领导研究及发展现状64-65
  • 第二节 启示65-70
  • 一、美国教师领导的观念提高学校对教师参与改革的重视程度65-66
  • 二、美国教师领导的观念加强教师领导角色的定位66-67
  • 三、美国教师领导的发展历程提供我国培养教师领导的框架67-69
  • 四、美国教师领导的观念加快学校民主化的进程69-70
  • 参考文献70-77
  • 一、中文部分70-71
  • 二、英文部分71-76
  • 三、网络76-77
  • 后记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茂枝;施若谷;;树立个人品牌:专家型教师培养的目标取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年02期

2 张正中;;专家型教师内涵、特征及成长阻碍因素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3 赖建辉;国外“专家型与新手型教师”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02年18期

4 刘岩;论专家型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连榕,孟迎芳;专家──新手型教师研究述评[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潘贤权 ,连榕 ,李亚真;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教学动机特点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5年18期

7 欧阳锡龙;;评上名师之后做什么[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年01期

8 俞国良,林崇德;论心理学视野中的教师培养与发展[J];教育研究;1999年10期

9 王莉萍;;专家型教师的特征及其培养策略[J];甘肃高师学报;2007年06期

10 王大芳;;专家型教师形成的心理特征及其成长途径[J];科学大众;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三城;;搭建平台 强化培训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新型教师队伍——齐河一中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探索与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2 郑继英;;民办学校教师结构合理性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熊彩涛;;深化教育改革 建设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4 王璐;;打造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 促进教育和谐有序地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5 朱保良;于海涛;;适应教育改革发展需要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01年

6 上海市新杨中学课题组;;深化尊重意识,激发行动活力,提高服务能力——教师尊重意识与行为的研究阶段性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7 湖北巴东神农溪高中课题组;;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08年课题研究第二阶段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于亚文;;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稳定山区教师队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9 刘永军;;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荣晓燕;;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艺 田家龙;两连冠的背后[N];德州日报;2010年

2 陈成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N];海南日报;2006年

3 柯昌万 王鸣琦;人才强校给陕西高校带来新变化[N];陕西日报;2007年

4 张琨;我市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N];武威日报;2007年

5 记者 李宝;大理经济开发区表彰120名优秀教师[N];大理日报(汉);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林霞;教育“攻心战”[N];山西日报;2010年

7 广安市政协委员、岳池县石垭中学校长 王泽全;增强人力资本 加强软实力建设[N];四川政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爱玲 通讯员 文博兵;教师大交流“先富带后富”[N];运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于洪全;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造就一流教师队伍[N];大连日报;2011年

10 吕刚;在庆祝第26个教师节时的讲话[N];柴达木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健;网络环境下城乡互动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与运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媛媛;基于标准课程的教师专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吕红日;教师“知识分子”角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玺丹;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安全;一个西部县农村教师结构五十年的变迁[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凌洋;经济学视域下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陈德云;美国优秀教师专业教学标准及其认证:开发、实施及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沈t,

本文编号:448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48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