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教学行为生成之道

发布时间:2017-06-16 22:01

  本文关键词:教学行为生成之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新课程改革进行十多年来,虽然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是普遍认同的,但其教学行为却没有多大变化,教师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瓶颈。教学行为的生成是有内在规律的:任何教学理念都内含着一个完整的教学思维,从中可以演绎出教学行为方式;可以通过他人教学经验的移植,培育生成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各具优势的教学方法实行嫁接,能够生成新的教学方法和行为方式;还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反思,生成新的教学行为。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教学理念 教学行为生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10年度基金项目“发生学视角下的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YJA880030)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近十年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表明,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是比较认同的,但其教学行为却没有多大变化,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的转化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根据发生认识论原理,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关键环节是生成。与理解、接受教学理念的认识活动相比,教学行为生成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丁海丽;精神苦旅:从马克思主义到唯心主义再到宗教——布尔加科夫思想转变原因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金玲;浅析当代反腐小说写作中批判理性精神缺席现象[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卢建筠;;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理论差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4期

4 俞静峰;刍议思想政治课教学设计新理念——基于课程文本的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6期

5 沈贵鹏;心理教育课程的理念——基于"文本"的解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孙绵涛,康翠萍;关于教育管理现象、本质及规律问题的再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任辛喜;贝克莱及其对早期微积分的批评[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8 李哲;曾坚;肖蓉;;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系统建构[J];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10期

9 卢建筠;中国教育改革范式演进之研究[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翠;人的生存本体论结构[D];黑龙江大学;2003年

2 高嵩;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3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个体体验理论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罗国强;论新世纪国际法之本体[D];复旦大学;2006年

7 李哲;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孙杰远;教育促成人力资源生长:西南三地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9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林;马克思的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理论探析[D];厦门大学;2002年

2 陈若松;论创新能力的整合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3 唐街平;初中数学自主合作与回授提炼的教学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卫伟;评亚里士多德的自然观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正欢;社会学视野中的生态旅游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6 郭丽丽;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7 周红;熊十力的心性学与现代性[D];黑龙江大学;2004年

8 程乐明;证券业自律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9 李凯;孟子的诠释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5年

10 陈娜;维特根斯坦反本质主义思想[D];兰州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德华;新手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从教师生活史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玉凤;论教学经验[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欣,李平;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年01期

2 曹红旗;;构建校本教研制度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基础教育课程;2005年04期

3 施晓波;;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政治教师角色的再塑造[J];新课程(教师);2008年02期

4 黄永章;;论历史教学理念的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8年04期

5 ;实实践中求变化 创新中求发展——一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体会与思考[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07期

6 ;八面来风[J];师范教育;2003年01期

7 常维国,黎勇,程珊;试论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改革[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7期

8 宋丽娟;曹东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新教材的几点变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9 梁雪琼;;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J];阅读与鉴赏(教研版);2007年09期

10 管宇;;试论新课标下基础教学理念的更新[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唐;王丽华;;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网络化条件下高中生自主学习[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绍美;;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增城市天恩学校课题组;;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牢固树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 把握发展的主动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文;;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者研修工作的思考[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6 王显峰;;中学化学教学必须攻克二个隘口——中学化学教学的问题探讨[A];第三届中学化学教学优秀论文交流暨表彰大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爱华;;中美合作矿工安全培训中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的创新模式[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坚;高井祥;孙正明;;地球空间信息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田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推动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成长记录袋的建立和评价实施[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顾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校图书馆建设探讨[A];新环境下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征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范武平;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绩斐然[N];武威日报;2006年

2 牟为姣;有效教学理念及其实施[N];吉林日报;2010年

3 山东省惠民县何坊镇第二中 杨钦;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学理念[N];学知报;2011年

4 记者 顾春阳 通讯员 张雪;倾力转变教学理念 构建校园外语生活[N];长春日报;2011年

5 新华社记者 刘小非撰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记者 刘海燕;加强交流合作 提升教学理念[N];民族日报;2010年

7 符德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新要求[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山东省青州市东关回中 曾范红 王爱胜;播下良种为何难以结出硕果?[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朱孟超;确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N];人民武警;2004年

10 盱眙县官滩镇中心小学 张芬;转变教学理念 促进师生共进[N];江苏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红;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广军;高中物理教材设计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宁彦锋;教育变革中的教科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慧霞;西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守波;数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统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俊;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爱情诗歌的教育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倩;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3 苑文颖;四部键盘和声译著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李春琴;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探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金敏华;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雷雪;教学的道德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吴婷;对新疆部分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的调查与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成亮;在创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洋;教师个人教学理念的形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杜海鸥;中学历史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教学理念调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教学行为生成之道,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6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56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4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