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生管理论文 >

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学校的公民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8 13:03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学校的公民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当前随着世界第三次科技浪潮的兴起以及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深入,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面对全球化冲击,我国历代人都做出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提出各种富国强民之路,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由于种种原因,梁启超等人百年前提出的“新国民”思路未能很好实施,我国公民教育还是个未竟的启蒙!在步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世界信息一体化、贸易全球化进程加速,世界正越来越像个“地球村”。我们如何处理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自我与他人关系、个体与政府等方面的关系,如何更好兼顾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公民的平等与自由,这是我国公民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 为此,本文从公民、公民教育概念分析入手,结合当前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在借鉴吸收国外公民教育先进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学校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学校公民教育中的问题,提出重新构建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目标体系,更新和拓展公民教育的内容,探索新的公民教育实施途径。其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全球化加剧的时代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下我国当前的社会性质和所遇到的困难,坚定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与情怀;与此同时,引导人们树立全球意识和多元文化意识,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提高与世界各民族和谐相处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文化修养,正确处置自我与国家、世界的关系,促进公民个体对“类”的关怀与博爱思维的培养,促进世界的和平、繁荣与稳定。 本文共分为六部分: 绪论:在绪论中主要包括本文问题的提出以及相关文献的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着重阐述公民与公民教育的内涵及其嬗变。在阐述公民的含义及其性质的基础上论述公民教育的内涵。 第二部分:在详细分析全球化内涵与时代特征基础上,论述全球化给我国公民教育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第三部分:论述了当前公民教育的三种理论基础,借鉴分析了当前西方三个主要国家(英、美、日)的公民教育实践经验。 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我国公民教育的历史,分析了我国当前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结合全球化加剧的时代背景,提出重构公民教育的目标,更新和拓宽公民教育内容体系,提出实施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具体路径与方法。
【关键词】:全球化 公民教育 全球公民教育 学校公民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 问题的提出9-10
  • (二) 研究文献综述10-15
  • 1. 近年来有关公民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10-11
  • 2. 近年来有关公民教育研究主要论点11-13
  • 3. 本文的研究价值及不足之处13-14
  • 4. 主要的研究方法14-15
  • 一、公民与公民教育15-20
  • (一) 公民概念的内涵与嬗变15-18
  • 1. 公民概念的演变与发展15-16
  • 2. 不同学科对公民概念的规定16-17
  • 3. 有关公民内涵演变的原由探析17-18
  • (二) 公民教育的内涵18-20
  • 二、全球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20-27
  • (一) 全球化——一种客观的历史进程20-22
  • 1. 何为全球化?20-22
  • 2. 全球化的实质22
  • (二) 全球化为公民教育带来的新机遇22-23
  • 1. 全球化为我国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全球视野23
  • 2. 全球化加剧趋势使我们公民教育应立足全球、构建公民个体——全球公共体之间的关系23
  • 3. 全球化为我国公民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3
  • (三) 全球化为公民教育带来了新挑战23-27
  • 1. 全球化弱化国家意识和民族精神,使以前公民——国家单线关系,变成公民——国家——全球的多线关系24
  • 2. 全球化冲击了公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国家责任感24-25
  • 3. 全球化给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5-27
  • 三、国外公民教育思潮与实践27-34
  • (一) 国外公民教育思潮——西方三种公民教育观27-29
  • 1. 共和主义公民教育观27
  • 2. 自由主义公民教育观27-28
  • 3. 社群主义公民教育观28-29
  • (二) 国外公民教育的实践分析29-32
  • 1. 英国的学校公民教育29-31
  • 3. 日本的公民教育31-32
  • (三) 国外学校公民教育的特点32-34
  • 1. 国家主导32-33
  • 2. 法制化33
  • 3. 全民参与33
  • 4. 分层次、分阶段进行33-34
  • 四、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与现状34-38
  • (一)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历史34-35
  • 1. 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的艰难起步34
  • 2. 建国初三十年公民教育的全面否定34-35
  • 3. 改革开放后三十年公民教育的复兴35
  • (二)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的现状与问题35-38
  • 1. 公民教育内容不系统、全面,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混同35-36
  • 2. 班级教学中民主的缺乏36
  • 3. 教师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不足36-37
  • 4. 公民教育评价体系不明确37
  • 5. 公民教育的实践性不足37-38
  • 五、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学校公民教育体系的重构38-48
  • (一) 学校公民教育目标38-41
  • 1. 国家的认同38-39
  • 2. 现代责权意识的培养39-40
  • 3. 包括传统道德在内的优秀道德品质的养成40
  • 4. 多元文化的认同与共处、全球公民意识的培养40-41
  • (二) 学校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41-45
  • 1. 关于公民的基础知识教育42-44
  • 2. 与中国传统道德兼容的公民美德教育44
  • 3. 关于学校公民技能培养教育44-45
  • (三) 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改进的途径与方法45-48
  • 1. 分阶段、循序渐进地开设公民教育课程45-46
  • 2. 创设有利于开展学校公民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46
  • 3. 提升教师的公民素养46-48
  • 参考文献48-5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1-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丽华;;“全球公民”教育思想的生成与流变[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2 奥骓·奥斯勒;侯·斯塔克;檀传宝;;民主公民的教育:1995—2005年公民教育的研究、政策与实践述评[J];中国德育;2006年12期

3 王小飞;檀传宝;;转型社会的公民教育选择:欧美国家的变革与经验分析[J];中国德育;2007年12期

4 王俊华,徐莉;全球化概念及其历史进程刍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鲁洁;转型期中国道德教育面临的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6 曾端祥;“全球化”发展新态势与中国战略选择[J];江汉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7 叶江;论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的关系[J];世界经济研究;1998年01期

8 刘丹;;全球视野下我国公民教育研究应把握的三个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13期

9 丁念金;走出教育目的研究误区的途径[J];教育评论;1998年06期

10 李萍,钟明华;公民教育——传统德育的历史性转型[J];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娜娜;对现阶段我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进程中我国学校的公民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459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a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